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回答12-14题。
12.2006年4月1日,消费税新征正式实施,游艇和高尔夫球等都被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高档手表的税率更是高达20%。此次消费税调整的政策信号十分明显,表明了税收具有
( )
A.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 B.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
C.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D.实现经济监督的作用
13.2006年夏,来自全国节能工作会议的消息,相关部门将择机出台更有利于节能的优惠措施,包括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燃油税尽快出台。这反映了 ( )
A.国家将利用行政手段加强对能源产品的调控。
B.国家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创建
C.国家运用税收手段对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监督
D.国家通过加征燃油税调控汽车产业的发展
14.加征燃油税 ( )
①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节能型产品
②会增加消费者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质量
③会促使人们转变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
④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引导着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为了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中央“一号文件”的惠农政策、国债资金向西部和农村倾斜、2007年农村完全实现免费的义务教育。回答10-15题。
10.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说明了 ( )
A.国家的分配体制发生了重大调整和变化
B.国家对农业将增大支持力度
C.农业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D.政府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11.关注民生,使更广大的人群更公平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体现了 ( )
A.国家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 B.个人和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C.公民平等的履行义务 D.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
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夏,“碧利斯”、“格美”等台风带来的暴雨使我国南方多个省份受灾,卫生部与财政部协商,计划对严重受灾地区给予1000余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救灾防病和卫生系统的受灾修复。回答8-9题。
8.这笔资金,属于 ( )
①消费基金 ②积累基金 ③公共消费 ④社会物资储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卫生部和财政部在进行 ( )
①经济调节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公共服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4-7题。
4.上图的信息告诉我们 ( )
A.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仍未缓解
B.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提高
C.我国劳动力供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D.解决就业是劳动者应享受的权利
5.为此,国家应该 ( )
A.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B.转变劳动者的就业观念
C.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D.创设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6.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体现了劳动者 ( )
A.主人翁的地位 B.应履行的基本义务
C.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D.应享受的基本权利
7.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居基础地位的权利是 ( )
A.劳动权 B.休息权 C.选举权 D.受教育权
某地盛产红薯。加工厂将红薯加工成淀粉、再将淀粉加工成粉丝、继续将粉丝加工成快餐粉丝面出售。农民只需要按照企业的订单生产红薯,不用自己去市场销售了。这样,解决了农产品难卖的问题,增强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中的生产经营方式是 ( )
①农村中乡镇企业的经营 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
③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一公斤红薯售价0.30元,加工成快餐粉丝面后每公斤售价6.9元,是红薯价格的23倍。由材料可见,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好处有 ( )
①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②农民收入的增加
③消费市场供应的丰富 ④就业机会的增多
A.①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每年金秋时节都是南方大闸蟹集中上市的季节。据媒体报道,作为名牌产品,产自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平均每公斤价格在三四百元左右,而产自其他地区、相同规格的普通大闸蟹每公斤价格则大多只有五六十元左右。产生上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名牌产品( )
A.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B.比普遍产品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C.比普通产品包含了更多的个别劳动时间
D.比普能产品包含了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9.国家海洋局最新监测表明:渤海依然是污染最严重海区,年污水入海量占全国1/5。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和生活垃圾、农药、化肥等陆源污染物大量超标超量排放入海成为当前渤海环境状况恶化未能得到遏制的根本原因。相关海洋专家指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遏制污染,那么10年后,将成为“死海”,即使现在开始不向渤海排放一滴污水,仅靠具外界水体交换来恢复清洁,至少需要200年。
(6)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加大渤海治污力度的意义;(12分)
(7)根据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应采取什么措施。(12分)
38.(28分)材料一: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在1000$~3000$,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凸显、多发期。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但公共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分配问题等也不断地敲响了警钟。
材料二:2006年10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国在京举行,“构建和谐社会”随之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早在今年4月,我市就已展开“构建和谐重庆”专题调研工作,启动了重庆市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构建和谐重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目标(2010、2020)研究》。在调研报告中,评价“和谐重庆”的六个一级客观指标被设定为“法治重庆”、“公正重庆”、“平安重庆”、“绿色重庆”。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政治常识道理?(4分)
(2)综合政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12分)
(3)根据材料,运用依法治国有关知识,分析重庆市应如何建设“和谐重庆”。(12分)
35.为打破两国的外交僵局,2005年4月16日到18日,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对印度进行了访问,强调印巴和平进程“不可逆转”。印巴和平进程“不可逆转”体现了 ( )
A.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已经取代竞争与摩擦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C.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
D.印巴两国的国家利益是相同的
34.2005年4月至5月,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渝先后带团访问大陆,开创了海峡两岸交流的新模式。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A.政党交流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条件
B.和平统一是解决国家统一的唯一方式
C.加深了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
D.政党交流必然带动两岸政府的交流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