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去年,中国汽车产销约为680万至700万辆,其中轿车需求量约为400万辆,增幅居世界各国之首。我国轿车消费量不断增长的原因可能有 ( )
①居民的家庭收入不断增长 ②轿车价格不断下降
③入世后,我国关税的降低 ④外汇汇率跌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④
13.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判一起偷税大案,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这一判决主要体现了税收具有 ( )
A.惩罚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12.截止到11月10日,北京市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同比增长22.6%。由此,北京市政府将投资7.2亿元对47条公路进行大修。这说明 ( )
①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②增加财政收入是发挥财政作用的关键
③北京市政府通过财政进行资源配置 ④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11.下列有关劳动合同的观点,正确的是 ( )
|
B.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核心原则
C.经过劳动行政部门鉴证的劳动合同和效后,具有法律约束力
D.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10.孔祥瑞被誉为从生产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蓝领专家”。他在多年工作中,先后主持技术革新130余项,为企业创造效益6200多万元。这说明 ( )
A.高新技术产品必然给企业带来高效益
B.提高职业技能既是劳动者的权利又是劳动者的义务
C.职业技能的提高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障
D.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鄂尔多斯市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利用独特的方法来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回答8-9题。
8.其上游企业的工业废弃物作为中下游企业的原料,中下游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弃物,经过提纯回收,还可以做为绿色环保材料的添加剂。这 ( )
①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说明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③是通过企业联合实现了优势互补
④可以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彻底改善生态环境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9.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工业园的这一做法说明 ( )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当前,文化产业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又一重要领域,回答6-7题。
6.对此,我国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从经济上看,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 )
①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④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的主要途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7.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这句话包含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与这一观点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C.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5.去年12月11日,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实行全面开放。全面开放后的中国银行业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这是因为 ( )
|
B.充分的市场竞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
C.中国的金融市场与世界金融市场联在了一起
D.竞争既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据央行公布,去年10月份,居民储蓄存款减少76亿元,使月度储蓄存款额自2001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央行认为:红红火火的股市吸引了老百姓的钱袋子。回答3-4题。
3.居民储蓄5年来首次下降,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
A.股票的收益比储蓄的收益高 B.居民的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
C.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D.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
4.股票价格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存款利息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②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收入成反比
③股票价格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 ④预期股息与银行利息率成正比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今年,用“苏丹红”喟出的“红心”鸭蛋让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安全心有余悸。回答1-2题。
1.“红心”鸭慢炮制者们的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 原则。
①诚信 ②公平 ③平等 ④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针对“红心”鸭蛋炮制者们利欲熏心的行为,北京等各地工商部门已要求市场内销售的咸鸭蛋全部下架,等候最新的检测结果。这说明 ( )
A.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B.国家宏观调控应以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为基础
C.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弱点
D.行政手段是国家对市场秩序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