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360  189368  189374  189378  189384  189386  189390  189396  189398  189404  189410  189414  189416  189420  189426  189428  189434  189438  189440  189444  189446  189450  189452  189454  189455  189456  189458  189459  189460  189462  189464  189468  189470  189474  189476  189480  189486  189488  189494  189498  189500  189504  189510  189516  189518  189524  189528  189530  189536  189540  189546  189554  447090 

4.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需要选择自己的行为         

   B.要抓住时机,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C.要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

   D.要以自身利益为标准来衡量人生价值

试题详情

3.漫画《趁年轻……》深刻揭示了                                     (   )

   A.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B.思想观念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动方式也就不同

   C.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各不相同

   D.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试题详情

2.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的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哲学上看,该实验者                    (   )

   A.在实验中获得了正确认识          B.不懂得跳蚤是没有语言和思维能力的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看漫画回答3-4题。

试题详情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本来不易表现得愁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却被描写得形态万千、生动感人,让人浮想联翩。这说明      (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人的主观世界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改造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试题详情

3.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试题详情

2.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全册和《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试题详情

29.(16分)

2007年7-9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与2006年同月相比)

 
2007年7月
2007年8月
2007年9月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上涨5.6%
上涨6.5%
上涨6.2%
食品类价格
上涨15.4%
上涨18.2%
上涨16.9%
非食品类价格
上涨0.9%
上涨0.9%
上涨1.1%

   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数。

  (1)指出图表显示的经济信息。(3分)

  (2)运用经济生活的道理,分析图表中物价变动的影响。(6分)

  (3)针对当前物价上涨问题,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实行养猎补贴等举措,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对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及相关企业串通涨价的行为做出严肃处理;各地还提高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生活补贴标准。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对材料中政府的做法进行说明。(7分)

试题详情

28.(15分)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基层政权直选试点、政风行风热线……近年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越来越宽广。“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

  (1)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简要分析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8分)

  (2)根据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应怎样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7分)

试题详情

27.(11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有一家生产炉具的国有企业,吴某被民主推选为厂长后,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向一线工人和创利多的车间倾斜。这种分配制度拉开了职工的收入差距,职工的劳动积极性高涨,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后来,吴某自定年薪50万元,懂技术的副厂长年薪30万元。一些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工资还停留在每月二三千元的水平上,分配不公,有的到别的单位兼职,有的“跳槽”。一些工人认为,自己每月工资不到千元,是自己的劳动被低估了。厂内矛盾日益加深,人心涣散,经济效益下滑。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该企业的做法对我们在初次分配中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何启示?(5分)

  (2)在再分配中国家应如何做到“更加注重公平”?(6分)

试题详情

26.(8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应如何认识?(8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