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0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这说明,中华文化
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
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人的生命力
D.就是儒道文化
16.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秀,苦心儿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干淘万漉虽辛苦,欢尽黄沙始到金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5.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C.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14.关于文化创新的途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②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2006年l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纲要》指出,文化创新至关重要。下列对文化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文化创新意味着对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抛弃②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④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文化的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毛泽尔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句话强调了
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建筑的继承 C.传统文艺的继承 D.传统思想的继承
1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如果蔑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
A.失去源泉 B.失去动力 C.失去根基 D.失去灵感
10.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较强的融合性 D.明显的渗透性
9.比尔·盖茨说过,“不久的将来,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这说明,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广阔 ②互联网技术正在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③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网络技术等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8.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构成的
B.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民族色彩
C.各民族文化己消除差异
D.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