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681  189689  189695  189699  189705  189707  189711  189717  189719  189725  189731  189735  189737  189741  189747  189749  189755  189759  189761  189765  189767  189771  189773  189775  189776  189777  189779  189780  189781  189783  189785  189789  189791  189795  189797  189801  189807  189809  189815  189819  189821  189825  189831  189837  189839  189845  189849  189851  189857  189861  189867  189875  447090 

28.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商店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开设,网上购物已成时髦。这表明(   )

    A.发展虚拟经济是经济建设的方向

     B.网上购物正在取代现实的商品流通

    C.第二产业的发展有了新的形式

    D.现代服务业前景广阔

试题详情

27.“种田不用交公粮,没钱也能上学堂,千元以下有低保,生了大病党来帮。”这首歌谣表明             (   )

    A.我国社会救助网络遍及城乡

    B.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发展观

    C.我国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D.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近年来,互联网有长足的发展。回答28-29题。

试题详情

26.我国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长表

年份
增长幅度%
2004年
6.8
2005年
6.2
2006年
7.4
2007年一季度
14.9

    注:2007年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幅已超过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

上表表明                                                     (   )

    A.我国已很好地解决了农民增收问题

    B.我国农民收人已超过城市居民

    C.我国农民的实际收人逐年提高

    D.我国农民2007年一季度的收人增幅空前绝后

试题详情

25.我国投入巨资进行太空探测研究,其政治意义在于                      (   )

    A.对科技发展有重大作用

    B.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C.可以为地球以后能源来源作准备

    D.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回答26-27题。

试题详情

24.我国政府批拨大量经费用于太空探测研究。这些经费作为财政支出          (   )

    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反映了政府的政策

    ③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形式        ④用于经济建设,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40.(60分)据下列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摘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II)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是指什么?(2分)近代时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哪些知名的近代企业?(至少2例,共4分)

    材料二               

  (2)根据上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4分)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为避免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材料三  太湖流域图(图14)。

     

    材料四  蓝藻,一种非常古老和简单的原核生物,是植物界里的远祖,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已经存在了30多亿年,但是科学家和生物学家更乐意称它为蓝细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太湖水质越来越差,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水华”(蓝藻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的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几乎年年爆发。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段蓝藻就提前一个月大规模爆发,其影响和危害为多年之最。

  (3)说出太湖蓝藻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水华”现象大规模爆发的危害。(10分)

  (4)简述图示区域成为我国最大城市群的区位条件。(10分)

    材料五  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使无锡200万市民断水一周。危机过后,当地政府痛定思痛,提出要补上“环境保护,生态修复”这一课,要不惜牺牲GDP来“向大自然还账”。“太湖吃一堑,发展长一智”。

  (5)依据材料五,运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太湖吃一堑,发展长一智”。(8分)

    材料六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6)结合材料六,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说明应怎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2分)

试题详情

39.(32分)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以及结构性价格增幅持续走高等问题。面对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材料二  200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明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把握宏观调控大势。这表明,“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整为“一稳一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对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0分)

  (2)结构材料二,说明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由“双稳健”调整为“一稳一紧”的哲学依据。(10分)

  (3)分析党和政府提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12分)

试题详情

35.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则调整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哲学观点看,这表明                 (   )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④主观认识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1,3,5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5个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试题详情

34.我国GDP及主要资源消耗占全球的比重                             

GDP
原油
原煤
铁矿石
钢材
氧化铝
水泥
4.2%
7.4%
31%
30%
27%
25%
40%

    通过数字来分析经济发展状况,这反映了                             (   )

A.量变会引起质变                 B.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

    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人能改造客观世界

试题详情

33.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老子、孔子、庄子等圣贤的智慧,重新点燃了现代人的国学热情。其中,老子的“大智若愚”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些很有智慧的人。“大智若愚”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任何事物都能相互转化

    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