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7年 12月25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国有资产法草案。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是
A.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 B.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和行业
C.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和行业 D.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和行业
3.上世纪70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百姓生活“三大件”,是众多家庭追求幸福的共同目标。而80年代则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幸福流行色。近几年来,百姓生活进入了以教育、购房、买车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大件”消费时期。这种消费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C.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 D.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2.稳定农产品价格就要建立完善的国家粮油肉储备体系,发挥储备“蓄水池”作用,稳定市场供应。国家粮油肉储备体系之所以能稳定农产品价格,是因为
A.价格影响供求 B.供求影响价格
C.农产品的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 D.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1. 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于7.3046,较上年末的7.8087累计升值5041个基点,年升值幅度达到6.9%。我国人民币的升值,其影响是
A.进一步加大国际贸易摩擦 B.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降低
C.出口商品价格降低,竞争力增强 D.有利于稳定物价总水平
37.“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备受国人期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承载着和谐、和睦、和平的人类共同理想,正一天天向我们走来。
某校高三某班学生分成三个探究小组,结合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探究小组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探究,探究中他们了解到如下信息:从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到奥运吉祥物、奥运徽章、奥动火炬及火炬手服饰等都向世界各国展示了丰富而悠久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奥运期间,北京将迎来1万多名外国运动员、3万多名外国记者和50多万的外国观光者,他们也将所在国的独特文化带到中国。唱好奥运“这出戏”,将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文化的交融沟通中,共享世界文化的丰盛大餐。
第二探究小组在探究中了解到,自2008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后,各地申请报名参与奥运志愿者活动、奥运火炬手接力活动和奥运舵手等呈现出异常火爆的场面。一项调查显示,在江苏某市,有意向参与奥运火炬手接力活动的人数就高达数万人。他们还了解到,某网站曾就“你为什么要参加此活动”在报名参与奥运志愿者活动的人员中进行调查,结果绝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回答是为了能够为社会尽一份责任,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探究小组围绕“奥运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的主题进行探究。他们了解到,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所举办的两届奥运会对两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被视为日本战后经济重振、进而起飞的催化剂。1988年汉城奥运会使韩国当年经济增长了12.4%。另据估算,北京申奥成功后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到0.4个百分点,每年对北京经济增长产生了2个百分点以上的拉动作用,还会带来约180万个就业机会。
请结合以上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信息资料,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思考如下问题:
(1)假如你是第一探究小组的一员,请你介绍一下你所在小组的探究主题,并进一步阐述该主题所述问题的重要性。(4分)
(2)从哲学角度探究,如果你有幸成为奥运相关活动的参与者,该如何通过参与这一活动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6分)
(3)请结合第三探究小组所获得的有关信息,从《经济生活》角度探究:除了增加就业外,你认为奥运会的举办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拉动举办国的经济发展?(4分)
(4)目前“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开展,你所在的学校号召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现打算让你向你所在班级的同学发出倡议,请拟列倡议要求,并说明你所拟列要点的相关理论依据。(4分)
35.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闹话题。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了,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随之同步增长,如何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成为大家共同探讨并致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就一个国家而言,国民的幸福生活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可靠的政治保证。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你认为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我国公民的“幸福指数”?(6分)
(2)专家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养和文化的浸润,舒心、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谈谈你的看法。(6分)
36(A).[选做题《经济学常识》]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将两者看作社会制度的范畴。所以我国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果发现该体制有不少的弊端和负面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最终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哪些弊端?(6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6分)
36(B).[选做题《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2007年,中国在多边外交领域取得了新成果,在联合国继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在伊朗核问题上,中国坚持政治解决方向,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设立中国政府特别代表,向达尔富尔地区派遗维和工兵并提供人道援助,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好评;在中东问题上,中国参加在美国召开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还设立了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且还全面、深入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建章立制工作,此外中国还一如既往地呼吁增加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和发言权,以维护其利益。
(1)今天的中国在联合国中担当什么角色?(3分)
(2)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在联合国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9分)
34.2007年以来,通胀的压力一直居高不下。2008年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豆油、猪肉、牛肉和羊肉零售价格同比又分别上涨。物价的上涨,特别是一些企业趁机哄抬价格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宣布对成品粮及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六种重要商品须进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对于违反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行为,价格主管部门将责令经营者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实行价格干预就违背了市场规律。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3.当前,正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从哲学上看,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因为( )
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C.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32.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1.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造成近百万无锡市民生活用水困难。据调查,其原因是太湖流域纺织、化工、冶金、造纸、电镀、酿造等六大行业工业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对太湖的保护,致使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超标。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角度看,这说明 ( )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按规律办事
C.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我们要尊重自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