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758  189766  189772  189776  189782  189784  189788  189794  189796  189802  189808  189812  189814  189818  189824  189826  189832  189836  189838  189842  189844  189848  189850  189852  189853  189854  189856  189857  189858  189860  189862  189866  189868  189872  189874  189878  189884  189886  189892  189896  189898  189902  189908  189914  189916  189922  189926  189928  189934  189938  189944  189952  447090 

26.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选项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试题详情

2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是

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理在气先

A.①②③④      B.②③        C. ②③④     D. ②

试题详情

24.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

    A. 知识文化修养随着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而提高   

B. 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文化修养相辅相成

C.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D. 加强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试题详情

23.如今,街头巷尾的算命先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相面、看手相、占卜算卦等方式为人们解答疑问,甚至通过电话、电脑提供“服务”。 尽管政府明令严禁此类活动,但算命先生的生意异常火爆。对此现象,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就要在文化建设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 这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C.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D. 对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政府不应干涉

试题详情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是儒家学派的经典。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 解读《论语》。据此回答20-22题。

20. 《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一成不变的特点

21.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①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③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2.对于于丹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把庙堂之中晦涩难懂的东西通俗化以飨大众,是好事;也有人认为,这是把中华经典文化简单化,将贻害无穷。可见,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坚持的是A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批判与继承相结合         D.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试题详情

19.辽阔的草原上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试题详情

18.从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下列有关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重视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②提倡、重视、振兴传统佳节有利于建设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③弘扬民族节日文化传统,已成为全世界的潮流 

④传统节日“回归”,将是弘扬传统习俗,彰显民族文化魅力的契机

A.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7.2006年俄罗斯在中国举办了“俄罗斯年”,2007年中国又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使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共同利益是国家间相互合作的基础 

B.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 

C.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D.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

试题详情

16.《宪法》第四条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一规定表明

A.各民族自治区都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权

B.各民族自治区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C.各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性事务由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试题详情

15.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重大问题要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党代会代表的选举要体现选举人的意志。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一党执政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