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表明(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上看,上述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9.民主是个大学校,几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这个学校里努力学习,无论是选举人还是被选举人。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可能一夜间从幼苗长成大树,中国的民主进程,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民主技术的改进以及民主理性和政治智慧的提升。一句话,民主仍在路中。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B.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C.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17-18题。
17.作者感到“战地黄花香”和“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表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18.“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15.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14.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13.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是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2.“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水资源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