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794  189802  189808  189812  189818  189820  189824  189830  189832  189838  189844  189848  189850  189854  189860  189862  189868  189872  189874  189878  189880  189884  189886  189888  189889  189890  189892  189893  189894  189896  189898  189902  189904  189908  189910  189914  189920  189922  189928  189932  189934  189938  189944  189950  189952  189958  189962  189964  189970  189974  189980  189988  447090 

2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表明(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试题详情

20.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试验在内的许多科学研究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既可以达到实验效果,又可以节省实验费用,降低实验风险。从认识论上看,上述事实说明(   )

A.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有些认识不需要通过实践即可获得

C.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试题详情

19.民主是个大学校,几十年来我们党一直在这个学校里努力学习,无论是选举人还是被选举人。民主,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不可能一夜间从幼苗长成大树,中国的民主进程,还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民主技术的改进以及民主理性和政治智慧的提升。一句话,民主仍在路中。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

B.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C.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在曲折中前进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

试题详情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中的诗句。据此回答17-18题。

17.作者感到“战地黄花香”和“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表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正确的认识来源于人脑

C.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18.“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试题详情

1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蕴含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不变的,而人是在变化的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C.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但根本性质不变

D.事物本身不变,但人的心情在变化

试题详情

15.实际上,我们知道“画饼”并不能真正“充饥”,“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这是因为(   )

A.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B.意识可以代替物质

C.精神的东西并不重要                 D.物质和意识没有区别

试题详情

14.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试题详情

13.今日之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现在的天空不再让人欢喜而让人忧,这是因为(   )

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

B.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C.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试题详情

12.“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水资源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11.电子的发现并没有推翻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理论,相对论力学的提出也没有推翻经典力学。这个事实主要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C.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和必经阶段

D.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