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887  189895  189901  189905  189911  189913  189917  189923  189925  189931  189937  189941  189943  189947  189953  189955  189961  189965  189967  189971  189973  189977  189979  189981  189982  189983  189985  189986  189987  189989  189991  189995  189997  190001  190003  190007  190013  190015  190021  190025  190027  190031  190037  190043  190045  190051  190055  190057  190063  190067  190073  190081  447090 

21.围绕教育公平的话题,有关专家指出,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但教育公平受到客观经济条件制约,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这说明                           (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C.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D.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试题详情

20.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它体现的政治原理是                    (   )

    A.个人、国家、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B.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D.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试题详情

19.中国共产党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 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坚持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        (   )

    A.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C.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它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试题详情

18.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                                (   )

    ①实现共同富裕

    ②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妥善解决社会矛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③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④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16.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0,000人。微软现象表明                               (   )

    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②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

    ③发达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资本扩张   ④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39.(60分)

材料一: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1)指出乙河的流向并说明主要判断理由。(4分)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角度,分析两处可能发展的传统工业部门,并说明判断理由。(8分)

(3)该国东北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后期,曾出现本土老年人迁出现象(a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盆地出现了青壮年人口迁出现象(b现象),请对比分析a、b两种现象产生的不同原因。(8分)

材料二 :  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诞生时,13州结成的是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很小,不设置国家元首,它只是13个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它没有全国性的法律和军队,无权向各州课税和规定商业活动。各州享有独立与主权,它们自行征税、征兵,发行货币,自行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华盛顿将它比喻为:“沙粒扭成的绳子”。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独立战争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立的公民,而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第P213-215页

请回答:

 (5)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美国建立之初面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4分)1787-1789年美国是怎样解决这一最大难题的?(8分)

 (6)结合史实说明美国建立共和政体对欧洲和世界产生的影响。(8分)

材料四:中美关系始终处于一波三折的状态。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影响的扩大,美国要维持一个地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秩序、构架,没有中国的合作是很困难的。中美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过去的一年是中美关系显著发展的一年。2006年4月18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与布什总统举行高峰会晤,将两国关系定位为利益攸关方和建设性合作者关系。2006年、2007年中美两次举行战略经济对话,对推动中美经贸合作起了重要作用

材料五: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理念。两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双边和多边合作,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请回答:

(7)美国把中美关系的定位由潜在的竞争对手到利益攸关方建设性合作者体现了认识论中的什么道理?(8分)

(8)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新理念有何意义?我国应怎样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努力?(12分)

试题详情

38.(32分)材料一:投资和消费占GDP比率的比较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中国
年份
2003年
2003
2004
2005
2006
投资率
20%
30%
42.9%
43.9%
46%
49.9%
消费率
80%
70%
55.4%
53.6%
43%
35.3%

注: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72%。2006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储蓄余额近16万亿元人民币。

材料二:中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投资增长过快、消费相对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国内消费需求相对不足问题在加剧。

材料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信贷消费对广大农民仍可望不可及,近十年来,县城和农村的消费品市场增速比城市低5至8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尚未完善,至06年底全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由于近期支出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只好在近期扩大储蓄以规避可能的风险。另外城乡居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现象严重,耗费了大量积蓄。

材料四: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热、低水平建设严重、生产能力过剩、经济运行过热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及时进行了有效的宏观调控。专家指出,此次调控是预防性调控,是“点刹车”,即局部问题有所显露,还未演化为全局性问题时就及早动手,并根据经济运行新阶段的特点,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中央财政在调控时双向使劲、冷热兼治,既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确保经济持续均衡发展。总之,中央财政就是在“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上做文章,即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国债与赤字,防止经济总量失衡,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发挥了公共财政在宏观调控中主力军的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述现象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哪些不利影响?结合材料三谈谈应如何解决。(14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财政在进行宏观调控时是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12分)

试题详情

35.2008年3月5日,从农民工选举产生出的胡小燕等3位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他们是从中国流动人口较集中的上海、广东、重庆3省市选出的。农民工中也有了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这说明

① 农民工在全国人大中有最直接的政治代言人 ②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③农民工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④全国人大代表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综合题  共16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