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89920  189928  189934  189938  189944  189946  189950  189956  189958  189964  189970  189974  189976  189980  189986  189988  189994  189998  190000  190004  190006  190010  190012  190014  190015  190016  190018  190019  190020  190022  190024  190028  190030  190034  190036  190040  190046  190048  190054  190058  190060  190064  190070  190076  190078  190084  190088  190090  190096  190100  190106  190114  447090 

22.在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暴露的是继承文化的乏力,创新地域文化的无术。一个城市要具有个性和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发展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B.事物的发展不是重复别人做的事情

    C.事物的发展总是将个性寓于共性之中 D.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

试题详情

21.通过于丹的解读,更多老百姓了解了《论语》。这说明                   (   )

    ①电视文化比传统经典文化更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最受人民大众欢迎的是传统经典文化

    ③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必须贴近群众,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的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20.《论语》--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仍然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   )

    A.潜移默化的特点                 B.鲜明的民族性

    C.深远持久的特点                  D.具体内涵因时而变的特点

试题详情

19.财政部与商务部于2007年12月22日联合宣布,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将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试点。三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补贴资金将由财政部门直接发放到购买人的储蓄帐户上。此举                    (   )

    ①有利于扩大中国农村市场的消费     

    ②有利于企业发展

    ③主要是为了转移出口能力,扭转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势头

    ④体现了财政具有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骇、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栏目以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解读《论语》。据此回答20-22题。

试题详情

18.2007年是加息最为频繁的一年。2007年,我国银行加息的目的在于         (   )

    ①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           ②增加储蓄者的利息收入,保护储户利益

    ③吸收存款,获取利益               ④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试题详情

40.(12分)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试题详情

39.(16分)材料一  漫画―“隐患”

材料二  据统计资料显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渐呈拉大的趋势,20%的高收入者拥有80%的金融资产。为此,中共十七大专门研究了调节收入分配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问题?(6分)

  (2)结合漫画谈谈中央如此重视贫富差距的哲学依据(请用联系的观点分析)。(10分)

试题详情

23.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六周年之际,我国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对道德建设的高度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   )

  ①发挥道德模范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②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20080416
 
二、非选择题。

试题详情

22.李明素等53名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奖”,孙茂芳等254名同志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理应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B.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C.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精神贡献

D.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是否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奖”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