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0037  190045  190051  190055  190061  190063  190067  190073  190075  190081  190087  190091  190093  190097  190103  190105  190111  190115  190117  190121  190123  190127  190129  190131  190132  190133  190135  190136  190137  190139  190141  190145  190147  190151  190153  190157  190163  190165  190171  190175  190177  190181  190187  190193  190195  190201  190205  190207  190213  190217  190223  190231  447090 

35.为调整我国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例如:召开多次座谈会,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将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网上公布,约155万网民参加了民意调查。经广泛调研和深入论证,国务院于2007年12月16日正式颁布了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

(1)    有人说,政府在颁布该办法前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必要。请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评析这一说法。

(2)    上述材料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试题详情

34.材料一:     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状况(单位:元)

材料二: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2007年我省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民得到的收入有所增加,但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吞食了农产品涨价带来的一部分收益。与此同时,因食品等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消费额在增长,实际购买量下降。同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6989元、4784元和3534元。

(1)    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省农民生活消费状况。

(2)    针对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

试题详情

3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C.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试题详情

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3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出,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o,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o。这说明真理是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30.下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试题详情

29.江苏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张家港精神、昆山精神、华西精神等。江苏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的促进了江苏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2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试题详情

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试题详情

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无外物          B.形存则神存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