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1189  191197  191203  191207  191213  191215  191219  191225  191227  191233  191239  191243  191245  191249  191255  191257  191263  191267  191269  191273  191275  191279  191281  191283  191284  191285  191287  191288  191289  191291  191293  191297  191299  191303  191305  191309  191315  191317  191323  191327  191329  191333  191339  191345  191347  191353  191357  191359  191365  191369  191375  191383  447090 

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回答4-6题。

4.我国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对此,正确的认识是①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由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变为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  ②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由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转变为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  ③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社会总供求失衡所采取的行之有效的举措 ④表明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国家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5.总额高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包括针对基础设施在内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如果投资规模过大,增速太快,结构不合理(如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就会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②做事要注意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③要重视事物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④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积极促成质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6.对4万亿元巨额投资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属于财政支出,能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②能增强我国经济抗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有效刺激国内需求,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③国家可以通过它有效调节资源配置  ④国家可以通过它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的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两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回答1-3题。

1.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材料体现的辨证唯物论道理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D.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GDP同比增长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7.9%,6月涨7.1%,继续回落。这表明“防过热”已见效,但物价涨幅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调整,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②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新事物的发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

3.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危机,国内外生产销售大幅度下滑。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下列选项包含的哲理与“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试题详情

39.(60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23时15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英国伦敦北面约25千米的剑桥大学发表了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温家宝总理在演讲中提到)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扬。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扬,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1)指出温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发表演讲时的当地时间。(4分)

(2)图中所示甲河流中下游两岸地带是我国成片胡杨林的主要分布地。研究表明,胡杨的密度和树高随着离河岸距离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规律。试分析说明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10分)

(3)据图中指出胡杨林所分布的流域,并简要说明胡杨林对当地环境的作用。(6分)

国家总理温家宝演讲时还说,“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一百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造成一百年来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内部原因,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国际影响。(8分)

温家宝在演讲中进一步指出,“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留给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们,对现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理论,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他认为,“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进合作”。他强调“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两手同时发挥作用,才能实现按照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也才能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平衡、可持续”。他还引用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的话,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刭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倡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5)结合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前后的相关史实,论证温家宝上述反思的必要性。(12分)

  (6)结合材料,分析“应对全球性危机,需要增强合作”的政治学依据。(10分)

  (7)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企业和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树立怎样的价值观。(10分)

试题详情

35.四川电视台选送的《天地吉祥》作为牛年春晚“抗震救灾板块”中惟一的歌舞节目,荟萃了藏族、彝族、羌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爱。许多网友留言表示,从节目中感受到四川人坚韧、自信、乐观的品质,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心感动。材料说明(   )

   ①我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②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

   ③少数民族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④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试题详情

34.2008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旋即,奥巴马辞去国会参议员职务。09年1月奥巴马正式就职,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这表明

                                                                (   )

①民主是个好东西,奥巴马当选是美国全民民主的胜利

②美国是两党制国家

③美国议会的议员不能兼任行政职务 

④美国黑人翻身作主,成为美国统治阶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面对旱灾持续肆虐,中央和旱区各级地方政府紧急行动起来。全军和武警部队着眼大局,协同地方政府有计划地安排部队适时开展大面积人工增雨作业,作业影响区域普遍出现了中到大雨(雪),对缓解华北中东部旱情起到了关键性的积极作用。回答32-33题。

32.人工增雨作业对缓解旱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关键部分决定整体的性能和状态

33.上述材料中的国家机关在抗旱救灾中所起的作用体现的道理是             (   )

   ①人民军队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勇于承担社会主义建设任务

   ②我国政府积极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③人民军队和武警部队积极履行政治职能,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人民军队和武警部队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31.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圣火从水中被点燃,打破了“水火不相容”的传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的设计思路再次打破“纸”与“火”难以共存的传统,从而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共荣共生的理念。上述两种设计思路所体现的哲理是                                      (   )

   A.创造性思维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B.要敢于否定一切,树立创新意识,革故鼎新

   C.打破常规、逆向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试题详情

30.某人做关于跳蚤的听力实验,把跳蚤放在玻璃瓶里,大叫:“跳、跳、跳!,跳蚤跳的很高。然后切去双腿,再叫“跳、跳、跳!”,跳蚤再也不跳了。于是他在实验报告中写道:“跳蚤切去双腿后,失去了听力。”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该实验者:                     (   )

   A.如实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B.没有完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没有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试题详情

29.石头虽然天成,却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伴侣。从远古取石为器,到用石修房盖屋、制碾制磨、装点美化生活,石头给人类的发展繁衍提供了无尽的帮助。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①人类可以根据自然物的属性利用自然物

   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③人类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④人与自然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