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民族精神是-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 B.文化决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C.先进文化才能反作用于社会 D.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2.中国的象形文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仍在流行、通用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古老文字。这启示我们
A.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D.文化就是语言文字
1.你认为下列观点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包括纯“自然”的景观
C.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丰富多彩
29.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控制了全球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日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全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5分)
(2)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3)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0分)
28.2006年,中国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俄罗斯年、在奥地利举办的“中国年”、中印友好年等,这些活动增进了中外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同时也传播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据此,有人认为,只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多进行文化交流,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10分)
27.材料一:某地对中学生在刚吧上网内容调查情况表
内容 |
聊天、游戏 |
浏览不健康网站 |
查阅学习资料 |
看电影听音乐 |
其他 |
比例 |
50% |
1 5% |
20% |
1 0% |
5% |
材料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人们在刚上发邮件、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黑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甚至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运用所学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文化的认识。(8分)
26.简述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7分)
25.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
②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③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中
④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个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24.一首千百年来为无数海内外游子所传唱、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心声的乐府《游子吟》,牵出了中华游子文化节。2006年4月28日至30日以“弘扬民族精神,宣传游子文化”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游子文化节在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故里浙江德清举行。这体现了
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B.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传统
C.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D.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
2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十分恰当地说明了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这种看法表明
①我国符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②我国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多样性
③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