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3291  193299  193305  193309  193315  193317  193321  193327  193329  193335  193341  193345  193347  193351  193357  193359  193365  193369  193371  193375  193377  193381  193383  193385  193386  193387  193389  193390  193391  193393  193395  193399  193401  193405  193407  193411  193417  193419  193425  193429  193431  193435  193441  193447  193449  193455  193459  193461  193467  193471  193477  193485  447090 

1.知道摩擦力是怎么产生的?

试题详情

 以“没有摩擦力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试题详情

1.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的知识。

 2,下雪天,路很滑,易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办法帮助解决,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试题详情

 (让学生讨论小结)本节课: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3)在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几种思维程序?

 (①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学生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试题详情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提出问题)

 生:讨论举例(搜集事例)。

 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归纳分析)

 (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讨论。)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讨论、回答,补充(得出结论)

 师:板书定义。

 (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创造性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定义,对于摩擦力,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问题)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向哪儿?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来解决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请同学们看摩擦力的定义,然后讨论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板书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并举例巩固。)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左。解决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猜想或假设)

 师:(副板书)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生:(讨论回答)控制变量法。

 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

 生:(讨论、回答)讲桌上展示实验方案。(其他学生现察进行评估、补充)(设计实验)

 (说明:在测量摩擦力时,物体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教师应及时参与讨论,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测量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和接触面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说明: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地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搜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

 师:(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递给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估)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个别回答并补充)摩擦力与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重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对刚才的结论,同学们有没有疑问?(评估交流)

 生:思考、讨论。

 师:(教师充当优秀学生的角色参与讨论)老师对摩擦力和重力有关有疑问,认为不大确切。为什么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师生实验: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轻轻向前推手指;③用力向前推手指。手指向前推动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谈一下体验。

 生:(实验谈体会)手指前进越来越困难(受摩擦力越来越大)。

 师:什么原因使摩擦力变大呢?

 生:(讨论回答)手对桌面所施加压力不同,压力大、摩擦力大。

 师:因此,我们对上述结论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大小应改为与压力大小有关。

 师: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受的重力和它对桌面压力大小是相等的。有关压力的知识我们后面再学习。(板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度有关。

 师: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请同学利用桌面器材继续实验。(提示:研究接触面积时,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应控制相同。)

 (说明: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探究的乐趣。)

 师:(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通过实验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生: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师:通过实验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现在老师有一问题: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学生讨论,举手示意,教师对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进行分组,开一个辨论会,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是正方,认为摩擦力越小越好的是反方,老师是主持人。正、反双方在辩论时,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自由辩论。)

 生:自由辩论。

 师:由于时间关系自由辩论此结束,请正反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师: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那么增大和减小 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板书)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说明:以上将辩论引入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题详情

 师:请看实验:老师把小车放在桌面上,此时小车处于什么状态?当用手推小车时,小车怎样呢?(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回答)

 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来小车慢慢停下来。

 师:为什么运动的小车会慢慢停下来?

 生:小车受到阻力(讨论、回答)

 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试题详情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力?

 生:重力、弹力

 师:什么是重力?什么是摩擦力?

 生:思考回答。

试题详情

2、查阅资料,了解气垫船、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减少摩擦的。

试题详情

1、        科学论文:没有摩擦的世界

试题详情

(二)、新课学习

1、认识什么叫摩擦。

 师:关于摩擦力,你了解多少,你还想知道?

学生回答。

师:你认为怎样能产生摩擦力?请同学自己感受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请同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感受摩擦力,并体会摩擦力是帮助物体运动还是阻碍物体运动?

 学生设计实验并实践感受: 学生将手掌放在桌面滑动,脚在地板上来回擦动等。并请学生回答。

师:我们的手、脚运动受到阻碍的现象 叫摩擦现象,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的作用?这些摩擦中哪些是有害的?有些是有益的?

学生回答。

师:显然,我们需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为此,需要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师: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 与什么有关?请同学大胆猜想。

(1)学生预测。

(2)教师点拨: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看《信息快递》,注意匀速拉动实验过程中,若要证明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哪些条件应该是相同的?哪些条件是可以变化的?想好以后,如果你需要什么材料,而桌子上没有的,可以由组长上来拿需要的材料。

(教师提示学生控制变量的方法)

(3)各组学生分别汇报准备进行的实验方法。

(4)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好每个人的实验分工。

(5)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反馈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

教师总结,并板书。(略)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摩擦?

学生讨论。

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例:人走路

a、哪里存在摩擦?

b想象:如果没有摩擦走路是什么样子?

c、鞋底为什么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例:汽车在冰 面上打滑

a汽车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b、怎样解决?(撒盐、木屑、煤渣等)

c、轮胎上为什么有纹?

例:滑雪比赛

a、滑雪时板与雪间的摩擦有害还是有益?

b、怎样减小摩擦力?

师: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因此有时我们要增大摩擦,有时又要想办法减小摩擦。

提问:从理论上看该如何增大摩擦力,又如何减小摩擦力。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并板书。(略)

4、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对自行车上的摩擦了解了多少,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比一比,赛一赛,看那一组知道的最多。(从教室外搬进一辆自行车)。

学生对自行车指指点点,讨论非常热烈。

5、知识的拓展。

师:由于摩擦,限制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若要提速,你能想出什么方法吗?

学生回答。

师:介绍水翼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