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图,一根重为G的均匀木棒,能以A为轴自由转动,现从B端用一水平力F,缓慢将棒匀速拉起至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物重18N,挂在杠杆B端,如图所示,杠杆平衡,杠杆质量不计,杠杆上间隔相等,则A端的力F至少为( )N,方向是( );若施加在A点的力F1沿图中的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平衡,则F1( )F。
1、把物重为4N和14N的两个物体分别挂在不计质量的杠杆两端,杠杆平衡,则两力的力臂长度之比为( )。
(四)布置作业
课外应用杠杆原理做一些实事,并把所做的经过等记入日记,向大家汇报。
(一)导入新课
现场谈话(操场旧旗杆基座旁):地面上是一些旧旗杆基座用的部份钢筋混凝土块。由于它们很重,瓦工们暂时还没有设法将它们运走。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把它们搬运到操场的一角去吗?
(二)学习新课
1、建立“杠杆”的概念
(1)请力气大些的1-2名男生用手搬,合作抬混凝土块。
(2)学生思考:搬不动、移不走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用木棍式的东西来撬)
(3)请体力小些的女生(1人)用木棍撬混凝土块。
a. 大家想:怎么撬? b. 一女生动手用木棍撬。
(4)教者把准备好的12根木棍,发给各实验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来一次,都来感受下下先搬后撬的亲身体验。
(5)建立“杠杆”的概念
教者讲述:
我们刚才用来撬移钢筋混凝土块用的木棍,在实际运用中,人们常常会先在木棍下垫上砖块、石块、铁块之类的能够支撑木棍用的物体,再用木棍来撬重物。这时的木棍已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了,它成了一种简单的机械-杠杆。(回实验室,黑板板书课题:14. 杠杆)
(6)(师生回实验室)(出示投影并讲解):杠杆上的“三点”:支点、重点、力点。
2、认识“杠杆的作用”
(1)发现杠杆的省力原理
a. 提问:运用杠杆作工具时有什么作用?(黑板板书:杠杆的作用)
b. 学生举例
c. 学生比较:动手搬、抬和用木棍撬移混凝土块的两种不同效果,并交流操作实践中的体会。
d. (文字投影) 名人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一个人把地球撬动”。
e. 归纳得出结论:杠杆有省力作用。(黑板板书:1. 省力)
(2)实验认识,用杠杆作工具时,还有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情况。
a. 提问:是不是一旦应用了杠杆就能省力?
b. 学生用杠杆尺实验研究。
c. 学生汇报实验研究的结果。
d. 学生演示:(1)用镊子取瓶中的弹子;(2)用天平称弹子。
e. 归纳小结:用杠杆作工具时,除了省力的情况外,还有“费力”和“既不省力,又不费力”两种情况。(黑板板书:2. 费力;3.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3、探索研究杠杆工作规律
(1)提问:你能否利用人们应用“杠杆原理”制造出的工具,去探索一下杠杆的工作规律?
(3)学生利用工具操作,研究探索杠杆工作规律。
A、看课文中插图,认识人们应用“杠杆原理”制造的工具(钉锤、剪刀、钳子、镊子)
B、利用实物分析:“钉锤、剪刀、钳子、镊子”上哪是“支点”?哪是“重点”?哪是“力点”?
C、利用工具操作:
a. 用“起钉锤”拔木板上的钉子; b. 用“剪刀”剪硬纸板;
c. 用“钳子”剪断铁丝; d. 用“镊子”取出瓶中的弹子。
D、说一说:
a.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省力?
b.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费力?
c.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E、思考、讨论:
a. 常用的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有几种?
b. 怎样运用其中的一种符号,把杠杆上的“三点”,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表示出来?
F、(文字投影)归纳总结:杠杆的工作规律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4、教者小结:
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改变的,它并不都是像一根棍子。但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杠杆的工具并不都是省力的,也有是费力的,这主要是为了工作方便。
人们一旦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三)巩固应用
1、(出示小黑板)请你举例,说说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交流。
本课采用实地让学生使用木棍撬移钢筋混凝土块,使学生建立“杠杆”的概念;通过撬石块投影认识杠杆上的三点(支点、力点、重点);通过学生列举事实,比较实际操作中的两种不同效果和文字投影,启发学生发现杠杆的省力原理;通过学生利用杠杆尺做实验和操作,观看演示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还具有费力和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的作用。在学生认识了“杠杆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书中插图,认识人们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工具,并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探索出杠杆在什么条件下省力,在什么条件下费力,在什么条件下不省力、也不费力,利用文字投影帮学生归纳出“杠杆的工作规律”。为巩固本课知识,让学生结合生活,列举出一些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杠杆的实例。并布置学生应用杠杆原理做一些实事。
2、难点:认识杠杆上的“三点”(支点、重点、力点);分析、归纳、杠杆工作规律。
1、重点:在操作实验、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3、利用组合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