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3545  193553  193559  193563  193569  193571  193575  193581  193583  193589  193595  193599  193601  193605  193611  193613  193619  193623  193625  193629  193631  193635  193637  193639  193640  193641  193643  193644  193645  193647  193649  193653  193655  193659  193661  193665  193671  193673  193679  193683  193685  193689  193695  193701  193703  193709  193713  193715  193721  193725  193731  193739  447090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研究方法和电路图同上

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组器,使电压表读数保持不变,将电阻值例应的电流值填入下表.

(找两组学生代表上黑板填实验数据)

V   R( )   5       10    15

         I(A)    第一组      

                 第二组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找出数据变化规律,让学生总结电流与电阻关系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教师强调

(1)实验条件电压一定

(2)要求学生记住结论.

(3)I、R的含义:I是通过R的电流,R是导体本身的电阻.

学生归纳实验结论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总结

试题详情

1.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画出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的单个电路图,然后合并,并根据实验需要连入滑动变阻器,完成完整的电路图(再说明每个元件的作用)

(2)学生动手实验前由教师示范,边演示边讲解注意事项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先连接主干路,后连接支路.

②电路连接时,开关应断开.

③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应调到最大位置.

④电路连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3)教师示范后,学生实验前,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①使用10 的定值电阻,认清元件.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如1V、2V、3V).

③出示记录表格,明确实验后找学生填表.

(4)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排除故障.

(5)实验完毕后,找两组学生代表汇报实验数据填入表内.

 
U(伏)
1
2
3
I(A)
第1组
 
 
第2组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找出数据变化规律,让学生总结电流与电压关系及其成立条件,最后找学生口头表述.        

结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最后教师强调

(1)实验条件--电阻一定

(2)要求学生记住并准确表述正确结论.

(3)U和I的含义          U是R两端电压,I是通过R的电流.

试题详情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在前三章的学习中已经把电路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分别进行了学习,而本节是一节建立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的课.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得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当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电流、电压、电阻的联系.

教法建议 正确地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重点,而做好实验是难点也是关键,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实验目的和研究方法认真完成实验,在分析数据时,如分析电流与电压的正比关系时,应先算出 、 ,再算出 、 ;分析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关系时,应先算出 , ,再算出 、 ,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只能说成“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而不能说成“当电阻一定时,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同样地“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不能说成“电阻与电流成反比”.这是因为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与电压、电流无关.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试题详情

2.进一步培养学生电路连接和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操作能力及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试题详情

2.使学生初步熟悉如何用电流表测同一只电阻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会用与待测电阻串联的滑动变阻器调节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领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

试题详情

5、会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措施与建议:

本节课建议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探究,第二课时完成欧姆定律。

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探究环节的安排。首先让学生回忆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提高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电路中怎样调控电流的大小呢?创设问题情景,启动思维,进而比较自然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然后针对学生的见解给予概括、归纳课本中提出的两点猜想和假设。猜想是否成立还要经过实验的验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科学探究的实验中去。引导学生回忆研究“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实验方法,学会迁移运用知识,同样采用“变量控制法”,分别研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了验证猜想和假设,首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和设计实验电路,由于在一个实验电路中,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这是第一次,对此,不要怕,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把设计出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讨论,完善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作一些点拨、引导,但不要包办代替。对于探究活动和收集证据,这是科学探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要特别强调,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分工合作明确,严格执行仪器的使用规则,读取数据要细心、认真,力争使每个小组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准确。分析和论证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探讨实验记录中有关物理量之间是否存在严格的数量依存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评估是探究实验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引导学生对不同实验小组的数据进行综合和比较,让学生体会到决不可能用两三组数据就概括出规律。每个小组做三组数据,10个小组就有30组数据,30组数据就有一定的说服力了。同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中的失误,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应如实地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研究实验改进的措施。同时还应帮助学生研究减小误差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授欧姆定律时,要让学生明白欧姆定律并不是两个实验结论简单的综合而成的,定律中两处加上了“这段”二字,其用意是在强调欧姆定律的应用必须符合“同一性”和“同时性”。同时要将欧姆定律的表达公式I=U/R和变形公式R=U/I、U=IR的含义区别开来,从物理意义上划清界限,这样可让学生从中加深对本定律的认识和理解。在解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试题详情

4、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试题详情

3、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控制法”。

试题详情

2、尝试采用图像法来分析实验数据。

试题详情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