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4833  194841  194847  194851  194857  194859  194863  194869  194871  194877  194883  194887  194889  194893  194899  194901  194907  194911  194913  194917  194919  194923  194925  194927  194928  194929  194931  194932  194933  194935  194937  194941  194943  194947  194949  194953  194959  194961  194967  194971  194973  194977  194983  194989  194991  194997  195001  195003  195009  195013  195019  195027  447090 

39.(10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党和政府立刻作出重要部署,一场围绕“救人为本”的抗震救灾工作迅速有序展开。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减少地震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关键是提高人类防震抗灾能力,下列措施可以减少地震灾害的

  ▲ :

A.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B.建造抗震建筑物

  C.发生地震时,跑到空旷处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

(2)如图是正在救灾现场工作的挖掘机,画出图中放大部分杠杆的动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3)救援的最佳时间应在震后72小时以内。长时间缺水是威胁生命的最重要原因,下列有关水与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B.体内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C.被埋废墟下的人不但得不到水分补充,还会继续通过呼吸、皮肤和泌尿系统而不断散失水分

(4)对在地震中引起皮肤外伤人员,应及时注射破伤风疫苗,按传播途径分类,破伤风属于     传染病;对大量失血的A型血伤者,应该输______型血最好;

(5)本次灾区消毒多采用“84”消毒液。市售“84”消毒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实际使用时,质量分数一般为0.2%-0.5%。若需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5%的消毒液,取100毫升原液加水至1000毫升即得,那么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0.2%的消毒液16升,需要取原液______毫升(消毒液密度均取1克/毫升)。 

试题详情

38.(7分)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验员对每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都要进行检测,标示出各种成分的含量后投放市场。在实验室中取22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不断振荡,首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 + HCl=NaHCO3+NaCl,然后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HCl=NaCl+CO2↑+H2O。在上述过程中烧杯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请你根据图甲提供的信息,在图乙的坐标系中画出检测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注意标明二氧化碳、盐酸质量的相应数值)。

(2)计算出22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

试题详情

37.(8分)如图,在一根长100cm,粗细均匀的木棒左端挂有50g砝码,

右端挂有内盛40g稀硫酸的小桶(小桶质量为10g),以A点为支点时,

木棒平衡。向小桶内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后,

木棒失衡。如果将支点移动1.5cm,木棒再次平衡。

(1)移动支点后,支点A距离a点的距离是  ▲  cm;

(2)加入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

(3)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多少?

试题详情

36.(4分)要把质量为2 kg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70℃,至少需要供给多少热量?假若这些热量全部由燃烧酒精来提供,至少需要完全燃烧多少酒精?[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酒精的热值为3.0 ×107 J/kg]

试题详情

35.(6分)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

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L/cm
30
15
10
7.5
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  

试题详情

34.(5分)请根据右图曲线回答:

(1)t1℃时KNO3的溶解度是  ▲  ,此时其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   ;图中A点的

意义是      ▲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加热浓缩、c.降温、d.过滤、

e.趁热过滤。若KNO3晶体含有少量NaCl,提纯KNO3

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   ;若NaCl晶体中含有

少量的KNO3,提纯NaCl其操作步骤是(填序号)  ▲

试题详情

33.(7分)图(甲)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图(乙)是即将连接完成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为三节新的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灯丝的电阻约为l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1A”的字样。

(1)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未完成部分连接好。

(2)当闭合电路的开关时,若出现以下不正常现象(见下表)

 
电路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可能的原因
顺序
电灯的亮暗
电流表示数I/A
电压表示数U/V
 

不亮
0.54
0


很亮
0.42
4.2


不亮
0
4.5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可能的原因填入表中(只要填选项代号)

A.电路中a、b间断路   B.电路中a、b间短路   C.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太小

(3)为了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

试题详情

32.(8分) 某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通常状况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它与CO2反应时,只生成了Na2CO3和O2,它与稀盐酸反应时,只生成了NaCl、H2O和O2。上课时,老师做了如下实验: 

a.取少量的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投入到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产生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变红。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淡黄色的颗粒状固体中一定含有  ▲  元素。你做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  ▲ 

(2)同学们对实验a中产生的气体的组成看法不一,提出了以下几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H2

请你推测该气体还可能是  ▲  (写化学式)。

(3)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在(2)中的推测  ▲  (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

试题详情

31.(9分)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同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③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图①装置实验室制备CO2气体的药品为_________和________(以上两个空格填写物质名称)该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请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装置研究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

(3)该小组用图③装置来进行CO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CO2气体,右侧集气瓶中盛放_____(填气体名称)。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食用油a侧液面高度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b侧液面高度,以此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4)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倍加爱护她。请提出二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________, ______

试题详情

30.(7分) 这学期,小亮和班级的两名同学主动承担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里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

(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____▲____(填写“氮”、“磷”或“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____▲__)对花坛中的____▲__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气温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4+ 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曝晒和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pH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_________气味。

 [他的结论]由以上第二个实验中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流失与   ▲  有关。

 [反思与应用]

(1)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 

(2)参与了小亮和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想必你也一定受到了启发,你能对小亮保存剩余化肥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吗?  ▲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