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间的联合教研有助于相互交流学习,扩大视野,相互借鉴;年级间的联合教研有助于对教材的体系的整体认知。我校的联合教研并不仅仅限于校级间、年级间,而且跨越学科界限,与数学、语文、化学、历史教师进行多次联合教研,讨论数学知识在物理中不合时宜出现时,比如负指数、分式运算、平面几何知识等,数学教师如何帮助解决,行程问题在数学中的应用;化学中分子运动与物理的相关的知识的区别与联系;语文中如何利用物理知识去体会解释诗词中的物理现象,或从诗词中看物理,我们在教学中解释、提法要一致;从物理学技术的进步看社会的发展。开展联合教研有助于相互的认知、多样化解决教材的问题的方法,提高跨越问题的能力,解决教材体系的变化,以及忽视学科间横向联系给我们带来的不方便。
集体备课可以充分发挥个人,长处集众人之所长,共同研究课标要求,理解教材意图,避开个人的不足,相互补充,形成共识,更切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同时达到提高学科整体的教学水平。在集体备课中主要讨论课堂教学形式、探究课如何做好探究时间的分配、控制,设计探究教学的最佳方式、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考虑到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中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该怎样解答,如何改进教材中实验的不足、如何在课堂建立民主的气氛、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及教学资源的分配,力争以最佳的效果实现课程三维目标。年级内每周一至两次集体备课,学科组内每月一至两次集体备课,对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效果相当不错。
3、校本教研---应对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障碍与困惑
(1)、校本教研是指根据本校学生的状况、教师的状况、设备状况的具体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它以本校实际为教研对象,以服务本校教学改革为宗旨,以促进本校教学为目的,校本教研的核心是:本校。
(2)、物理学科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研究教师的结构情况:包括物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对教材的理解程度、教师的观念和角色的理解、教师们的创新能力和工作习性等。
其次要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然后要结合学校情况、班级情况根据学生情况,讨论教法、教学实施手段、研究科学探究的具体细节,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适应、利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为教学服务。通过教研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优化教师的整体素质。
我有幸拜读了射洪太合一中毕庆海(教师兼教研员)根据目前教师的状况、上科版九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针对上科版九年级教材的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度、如何突出过程和方法,以章为单位从四个方面:①课标细化;②在过程和方法中那些探究活动学生必须经历,如何运作、教学重难点③提供一些活动建议。④根据教学中的反思和感悟提出一些教材编写建议 ,进行分析和提出教学实践建议。象这样的交流文章,交流活动我们应多读、多参与,从而促进教学、教研。
(3)、我校物理学科校本教研的具体实践:
我校物理学科校本教研开展比较落实,并推动了整个学校的教研工作的开展,得到学校的高度认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正确理解内容标准,认识教材编写体系与目的
物理课程标准确定物理课程的内容为:科学探究:(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和科学内容:(物质 运动和相互作用 能量)
在一个课程标准多种课本的现状下,教材都强化体验式学习,突出探究式教学,淡化学科体系,教材仅仅是提供一种教学素材供教师选择,教材处理是灵活、多样的,我们过分强调体系实际缘于以往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旧思维,课标内容非常明确: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大内容。我们应该关注的是从哪里切入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使学生通过生活事例、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更容易接受科学内容的基本知识
以上科版九年级第十章《水之旅》为例:开篇以水的物态变化为切入点,学生特别容易接受,在学生接受的基础上再拓展到所有物质物态变化,通过科学探究:探究冰的熔化、水的沸騰等,研究共性和规律,从体系上粗看还真有点不好接受,但仔细研究就明白:这样的构思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教材中提供的科学探究案例很多,可以说比较缜密,但与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并不一至,结合学校实际改进实验乃至重新设计实验,去达到教学目的是必不可少的。一线教师必须跳出教教材的怪圈,真正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才谈得上用好教材。
3、正确理解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新的物理课程内容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要求教学活动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要达到:初步认识物质,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初步认识能量,了解新能源的应用,认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道物理学包含物理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记录、处理简单的数据,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描述实验结果。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要达到: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有初步的观察能力。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初步的信息交流愿望和能力。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要达到:保持好奇心,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科学技术应用的意识。乐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真实的情感体念,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有交流的愿望,有主动合作精神,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使命感与责任感。
2、正确理解课程基本理念,纠正滞后的思想观念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是面对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要校正以前的面对优生的精英教育,以利于全体学生的总体发展,贯策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弱化学科系统,适应学生的认知,切忌填鸭式和深、难、偏;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切入,让学生主动去认知,并引导到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中,从而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贯策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关注教与学的多样化,贯策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理念;淡化学科界线,关注学科联系,探讨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贯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前沿理念。改变单一依重学科知识、忽视个体差异的评价体系,构件新的评价体系。
1、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确定了教学定位与教学方向
物理课程标准的整体框架首先提出的是课程总目标: 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物理课程总目标理解应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培养对象是全体学生。因而我们的教学定位首先应是立足于基础的普及教育,而不是片面培养的教育精英。所以我们教学方向应该是立足于基础、普及物理知识、认识物理现象、普及对物理现象的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而不是进行高难度的知识传授、复杂的计算应用。但仅停留在这个层次是片面的,面对全体学生同时我们也应关注优生的发展,为优生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滋养,这才符合教改的指导思想。
第二个方面培养内容是科学素养。“科学”一词含义宽泛,这是大家的共识。物理教学应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比如:诗词中反映物理现象,物理知识促进对诗词的理解;物理学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进步;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物理原理与人生哲学等等都说明: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科渗透、重视教学的宽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指通过教学使学生:①保持好奇心,发展探索兴趣,获得满足感及兴奋感;②学习一定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③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乐于参与社会活动;④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⑤关心科学发展前沿,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使命感与责任感。
新课程重视科学探究及能力培养,有人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来概括,认为是对新课程最精辟的理解,但我认为太过片面: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培养目标单纯的知识传授--“授之以鱼”, 课改的新培养目标也绝非单纯的方法传授--“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和渔”二者并重才真正符合物理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由于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教学设备和教师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为农村学校的乡镇中心校和村校的教学设备和教师素质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类型学校毕业的小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经历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达到的目标相差较大。
为了实现小学、初中的有效衔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初中物理课的教学任务,实现初中物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目标,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对相应的学生资源作充分的了解,并通过校本教研的方式,将小学的科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现状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现行物理教科书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初中学校的课程资源,探索出适合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关于测量工具的使用问题
学生在小学段已经学会了对下列物理量的测量,会使用相应的工具,会使用基本单位进行记录,知道在实验和测量中多次测量的重要性。
物理量 工具 单位 要求
体积 量筒 毫升
长度 尺 米、 厘米
重量 天平 克
温度 温度计 摄氏度(℃) 单位、分度值、量程、拿、放、看、读
时间 秒表 小时、分、秒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学生对“运动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需要描述其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在“参照物”的教学中可以直接借鉴小学的学习成果;在讲了速度的概念后,有必要提出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应该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让学生真正感到初中物理与小学的科学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特别是在学习方法上有较大的相似性,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又有深化和提高。减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恐惧感。
第三章 声的世界
在小学段已经对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能力不一样”进行了探究,并且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声音在生产生活中的的应用方面多下工夫。如医生用的听诊器的原理,它涉及声音在不同物质界面上的反射问题;土电话的原理,它涉及人耳对声音的分辨问题。真正让学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就能体会到物理的有用,体会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方法。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学生在小学段的学习中使用控制变量法对摩擦力作了比较全面的探究,在教学时如果根据教科书的设计,将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组织为一个全探究活动,实际意义不大,学生可能感到不满意。建议教师在控制变量法的方法使用和摩擦力的应用部分多下工夫。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学生在小学段已经对物体在液体中要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认识比较深刻,在涉及浮力大小和方向的探究活动方面已经比较全面了,并且已经提出了物体受浮力究竟与什么因素相关的问题,有的学校已经定性的介绍了阿基米德定律,初中教学可以以阿基米德定律为中心作定量探究和分析。并且在物体的沉浮应用部分多下一些工夫。
第八章 压强
学生在小学段已经有了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意识,为压强的定量探究教学作好了方法上准备;通过实验知道空气具有重量,为气体压强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第九章 机械与人
如前所述,小学段对杠杆、滑轮的探究面比较宽,探究活动比较全面,初中段的教学可以在力臂的概念、为什么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必须要使杠杆水平、杠杆平衡条件的总结、以及滑轮和滑轮组的应用上多下工夫。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