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V,导体中的电流是0.5A,此导体的电阻是_ __Ω,如果该导体两端电压增大到4V,导体中的电流是__ __A,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降到0V, 导体中的电流是__ __A,导体的电阻是__ __Ω。
4.下表列出了几种用电器的已知量,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要求的量,并填入空格中。
3.如把20Ω的电阻R1跟30Ω的电阻R2并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 V的电源上,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Ω,R1中的电流为 A,R2中的电流为____ A,R1中的电流跟电路中的总电流之比是 。
2.把20Ω的电阻R1,跟30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接在电压是6伏的电源上,串联后的总电阻是 Ω,通过R1的电流为 A,R1两端的电压为 V,R2两端的电压为 V。
1.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__________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___成正比;然后保持________不变,得出导体的电流跟________成反比。这种研究方法称为
法。
4.老师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恒定的电源一个(电压未知),待测电阻Rx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最大阻值为R0),量程合适的电流表(或电压表)一个,单刀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在给出的器材中选用一些进行组合,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完成测电阻Rx实验。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③写出Rx的表达式。
3. 用如图2一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 ,s为单刀双掷开关,R。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 Ω.若已知R。的阻值为1O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 ),若干开关、干电池、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右边的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
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RX的表达式: RX=
1. 在测量某一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张楠同学选定了如图1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由于张楠同学的疏忽,做完实验后他才发现,把测量的电流值都写在草稿纸上而忘记填人记录表格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
|
|
|
|
(1)请你帮助张楠同学把记录在草稿纸上的电流值对应填人表格中,并写出你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 .
(2)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
(3)根据实验所需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1中的实物连接.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除能起保护电路的作用外,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
6.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
欧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伏特),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欧姆定律应用七:其它方法测电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