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5860  195868  195874  195878  195884  195886  195890  195896  195898  195904  195910  195914  195916  195920  195926  195928  195934  195938  195940  195944  195946  195950  195952  195954  195955  195956  195958  195959  195960  195962  195964  195968  195970  195974  195976  195980  195986  195988  195994  195998  196000  196004  196010  196016  196018  196024  196028  196030  196036  196040  196046  196054  447090 

1.  学生桌上的用具:(三、四个同学一组)

(1)   自制的PC管加包橡皮膜,可验证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细PC管长约37厘米,外加配套的“三通”,汽球,橡皮筋等);

(2)   学生用的压强计,另配铁架台,1000ml的烧杯,水,酒精等;

(3)   随堂实验记录表。(另附)

试题详情

初二学生爱说好动,富有想象,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为此,教师不能过早地将结论灌输给学生,以致学生很难设想当初物理学家是如何把它想出来的,要安排一定的直觉思维阶段。让学生顺着知识的发生过程去想象、猜想,从中感悟创新过程,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会享受到创新的乐趣,教学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学生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猜想后,再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自已的想法,并记录观察结果,由此推理得出结论,在这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如何体现?如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应用”框架中出了很多类似的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实验导学法,并惯穿使用启发式和讨论式。

试题详情

6.  教学关键:

①做好实验,用好实验,引导学生首先认识到液体中存在压强;②利用多媒体技术处理物理过程从而为理解实验目的,轻松掌握液体压强的规律奠定基础;③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液体压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试题详情

5.  教学难点:

一是如何指导学生用实验探索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二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正确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试题详情

4.  教学重点:

(1)   用实验探索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2)   理解液体内部的压强。

试题详情

3.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液体压强的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训练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心理品质。

(3) 情感目标:①可向学生介绍葛洲坝和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情况,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②让学生体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成就感。

试题详情

2.  教材的结构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①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有压强;②液体内部有压强;③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首先课本用实验证明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有压强,其次通过实验揭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即用压强计证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存在压强,然后又通过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最后通过例题向学生介绍实际应用,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教材的这一结构既充分体现了“实验――规律――应用”这一研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又充分体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水平。

试题详情

1.  教材的地位

“压强”一章是在学生学过密度、力的概念及力和运动状态关系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有关压强现象的,本章不仅本身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是学习浮力知识的基础,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液体的压强”是本章的第二节,学生在初步了解压力及固体压强之后进一步来研究液体的压强,为后面定量计算液体压强的大小以及利用这一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试题详情

3.使用注意事项:

用细玻璃滴管在微小压强计开口处注入一定量的红墨水,不要让微小压强计的探头进水.探头在未放入水中时,微小压强计两侧液面应一样高,测量时连接探头的塑料管不要弯折.

试题详情

2.制作过程:

①.剪两段一次性输液器的塑料管,一段长一些40cm左右,一段短一些20cm左右.

②.把剪下的长塑料管握成U型,竖直固定在硬木板上.

③.在装胶卷的空塑料瓶底面处剪一个小的圆型开口,用橡胶膜盖住空塑料瓶瓶口.

④.把短的塑料一端插入长塑料管一端,另一端插入空塑料瓶的开口处

⑤.用万能胶把空塑料瓶底面开口的缝隙处密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