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流在1s 内做的功叫做 ,是反映电流做功 的物理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为3 V,5s 内电流做功20J,这段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 ;这段电路的电阻是 。
1.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电子手表、电灯、晶体管收音机、电熨斗这些常用电器中,电功率最大的是 ,电功率最小的是 。
4.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3.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2.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1.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
3. 利用媒体演示
课件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课件演示:flash课件(伽利略理想实验)
课件演示:惯性现象
2. 利用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1:学生缓慢地推桌面上的书和文具盒等(最好是推重一点的物体,不容易产生活动2中才需要产生的现象),引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实验活动2:组织学生用力推课本,引出伽利略的结论。
实验活动3: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经过布面和桌面。
实验活动4:用小车从斜面上滑下经过粗布面、光滑布面和光滑桌面。
实验活动5:让两个学生架起一同学,然后让被架起的同学空中走路。之后,放下走回座位或推回座位。(观察架起的同学)
实验活动6:惯性实验、小车上放置木块,拉动小车,观察木块。
1. 利用矛盾冲突
通过学生经验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最终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主要是通过实验活动1与实验活动2的不同结论产生不同结论形成冲突。引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思想冲突。
通过实验活动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影响不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实验活动4学生填写课本P100中表格,引出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方法,利用伽利略理想课件的演示提出理想化思想,引导学生利用理想化模型推断物体的运动,(实践证明学生可以在此时推出结论,即可以理解这抽象概念)然后用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接下来是把一系列的活动思路进行小结,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是来自实验推理、合乎逻辑的定律,即使这样由推理得出的结论也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火箭上天是最好的说明;强调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不受外力”和“总保持”的含义,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描述。
利用实验活动5从牛顿第一定律得出解释:物体运动的改变必须有外力的作用,不然要么就不动(静止)要么就一直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从中引出惯性。实验活动6惯性实验(估计时间不够)用媒体演示有关惯性的现象,演示利用和防止惯性的方法。
作业布置:P103 1、2、3和实践活动
结束课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态度,了解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2) 通过大量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 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