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课引入
将三只乒乓球同时握在手中示意给学生看,选择正常的那个球,在地上拍拍,表示球是正常的。询问:如果将它投入到水中,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回答后偷偷改换沉底的那只球,放入水中,再放入第二只悬浮的球,最后在放入第三只漂浮的球。看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介绍悬浮和漂浮概念。
乒乓球运动 下沉--沉底
上浮--漂浮
乒乓球静止--悬浮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新颖图片,趣味实验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实验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效果较好。本节课在讲沉浮应用,采用生活中同学所熟悉的超市的黄豆做对比实验,学生兴趣浓,并且让学生学会把所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新课程理念。
(六) 板书设计
1、浮沉现象: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漂浮条件应用
(2)盐水选种:
(3)潜水艇:改变自身的重力
(4)热气球:
(五) 教学仪器
易拉罐、烧杯、小瓶子、密度计、潜水艇演示仪。
上浮 |
下沉 |
漂浮 |
悬浮 |
沉底 |
F浮>G |
F浮<G |
F浮=G |
F浮=G |
F浮+F支=G |
|
|
ρ物<ρ液 |
ρ物=ρ液 |
ρ物>ρ液 |
物体处于动态, 非平衡力作用 |
物体处于静态,平衡力作用 |
(四) 教学方法
采用科学探究实验方法和演示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三) 重点难点
1、 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从而设计并实施物体的浮沉探究实验,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2、 利用浮沉条件来解释生活相关实例,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2、 方法与过程
(1) 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2) 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物理视角,让学生体验生活、物理、社会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物理、关注科技前沿的兴趣。
(一) 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