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6611  196619  196625  196629  196635  196637  196641  196647  196649  196655  196661  196665  196667  196671  196677  196679  196685  196689  196691  196695  196697  196701  196703  196705  196706  196707  196709  196710  196711  196713  196715  196719  196721  196725  196727  196731  196737  196739  196745  196749  196751  196755  196761  196767  196769  196775  196779  196781  196787  196791  196797  196805  447090 

考点二   声音的传播

试题详情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试题详情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

试题详情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地说,振动频率在20 Hz到20 000 Hz之间的波人类是可以听到的,称为声波.20 Hz以下和20 000 Hz以上分别属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范围,人耳是不能听到的.在声波范围内,随着频率的增加音调由低变高,但是在不同频段,人耳的感受力并不一致.一般情况下,音频在1 000 Hz以下,随着频率的降低,听觉会逐渐迟钝.因此,人耳对低频噪声较容易忍受,而对高频噪声则感觉较敏锐,耐受力差.若长期生活在偏高频率的巨响环境中,会引起耳朵部分受损或严重失聪.

试题详情

3.噪声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试题详情

2.乐音的特征

(1)音调:音调就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2)响度:响度就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振幅越小,响度就越小。

  (3)音色: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特征有关.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不同.例如:让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曲谱(相同音调、相同响度),一听就可分辨出乐音是由哪个乐器演奏的.这是根据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而分辨出来的。

试题详情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而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性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②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③声音在传播途径中当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在界面发生反射,声波返回形成回声.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测距、测深.

试题详情

 声现象的考查一般要求较低,同学们应在基础知识与技能复习的基础上,适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联系与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生用的听诊器、B超的原理等;(2)与声相关的探究性实验;(3)噪声对环境的污染与控制. 

  中考热点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声音的三种特性,噪声的来源及控制,声的利用等.涉及到的题型包括:填空、选择、简答、实验探究与计算.在中考试卷中,本讲所占的分值一般为2-3分,也有少数试卷达到4-5分.在今后中考中涉及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的问题及探究实验将会逐渐增多.

试题详情

22、汽车从甲站出发头20s前进了100m,然后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以后又用4min前进了50m,到了乙站停车。求:(1)汽车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2)汽车在最后4秒内的平均速度。(3)汽车在整个路程中行驶的平均速度。

试题详情

21、(2007年烟台市)一辆汽车驶过夹河大桥时,交警示意停车.该车司机反应时间是0.5s,反应距离为12.5m,停车后查得该车的总质量为10t,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m2.按照规定,该路段限速80km/h,对路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利用上述数据计算说明,该车被示意停车的原因.(g=10N/kg)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