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6768  196776  196782  196786  196792  196794  196798  196804  196806  196812  196818  196822  196824  196828  196834  196836  196842  196846  196848  196852  196854  196858  196860  196862  196863  196864  196866  196867  196868  196870  196872  196876  196878  196882  196884  196888  196894  196896  196902  196906  196908  196912  196918  196924  196926  196932  196936  196938  196944  196948  196954  196962  447090 

2.教学器材:U形管、关于船闸录像带、 自制的可移动U形管、茶壶

连通器的应用
 
连通器的特点
 
什么是连通器
 
连通器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课题
连通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3)通过介绍葛洲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
仪器材料
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
教学方法
讲授、探索试验、讨论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连通器
一、什么是连通器?
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二、连通器的特点
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液面总相平.
分析: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液体静止-----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两管液面高度相等-----两管液面相平
三、连通器的应用
茶壶、洗手池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装置、船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从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很亲切,引起学生兴趣和热情
引入:
师: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
学生回答
师: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生: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
它的特点是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长短、粗细、形状各不相同.
师: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
学生猜想                     
教师演示实验
师: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
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原因
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
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F向左=F向左
   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根据p=F/S可得
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有p=ρgh可得,当ρ一定时,p相同则两管液面高度相等,即两管液面相平.
师:如果连通器各容器中装的是不同液体,液面还会相平么?
教师演示实验
生:液体密度小的那个容器液面高.
师:为什么?用刚才的方法分析.
师: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处于运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
生:这时液面不相平.
师:课本中图8-12中的物品是连通器么?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
让学生叙述工作原理,教师补充.
师: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么?
放船闸的录像带,增加感性认识
学生叙述,教师补充
观察、讨论
 
 
 
 
 
 
 
 
 
 
 
 
 
 
 
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猜想
观察
讨论、分析、推理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猜想、观察、思考、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得出结论.
本节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备注
 
 

试题详情

1.学生课前准备:有条件的可自带一茶壶

试题详情

2.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试题详情

1.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试题详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3)通过介绍葛洲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试题详情

2.过程和方法

  (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

试题详情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

  (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试题详情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四种作用力:

 *升力--由机翼产生的向上作用力

 *重力--与升力相反的向下作用力

 *推力--由发动机产生的向前作用力

 *阻力--由空气阻力产生的向后作用力.

 机翼:飞机机翼具有独特的剖面,称为翼型.从侧面看,机翼顶部弯曲,而底部相对较平.机翼在空气中穿过将气流分隔开来.一部分空气从机翼上方流过,另一部分从下方流过.但是由于机翼上部表面是弯曲的,因而从上方通过的空气速度加快.结果是使机翼上方的气压降低.与之相反,机翼下方的空气相当于沿直线流动,其速度与压力保持不变.(见下图)

 当气流填补局部真空时,机翼阻碍了它,这样机翼就被空气抬起.飞机向前飞行得越快,机翼产生的气动升力也就越大.当升力大于重力时,飞机就可以飞行了.

 注释:气动升力遵循柏努利原理,即当流体速度增加时,其压力就会减小.丹尼尔·柏努利(1700-1782)是第一个确定流体压力、密度与速度三者之间基本关系的人.

推力: 如果你吹一只气球,然后放开它,观察它如何在空中飞来飞去,你就会明白喷气推进的基本原理.喷气式发动机使用快速旋转的涡轮来驱动风扇,风扇吸入空气,使之与燃油混合,然后向后喷射出膨胀的空气/燃气混合气.因为每个作用力都会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力,因此,当涡轮发动机将空气向后推时,飞机就会向前疾冲.

试题详情

飞机一般是由机翼、机身和尾翼(包括水平安定面和垂直安定面)组成的.如其名所述,这些安定面与箭支上的羽毛作用相同,可确保飞机平稳向前飞行.

 俯仰:飞机利用机翼和尾翼的操纵面进机动.通过升降舵的上下偏转来实现飞机的抬头和低头(俯仰轴).

 偏航:通过方向舵的左右偏转,机头可向左或向右摆动(偏航轴).

 横滚:利用副翼使飞机围绕其横滚轴向左或向右倾斜.

 襟翼与前缘缝翼:飞机的机翼有前缘缝翼和襟翼,它们在起飞和降落低速飞行过程中可展开,在巡航高速飞行过程中可收回.起落架也在飞行过程中收起以减少飞行阻力.另外喷气飞机一般采用后掠机翼,与直翼飞机相比,后掠翼可以使飞机的飞行速度更接近音速.

 滑翔:飞机也是效率极高的滑翔机.即使没有发动机的推力,飞机每下降1英尺高度也可以向前滑翔20英尺.一般来说,如果一架飞机在巡航高度飞行时,所有发动机都失效,那么在下降到海平面高度前,还可滑翔至少100英里(160公里).

扰流板:由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快,所以需要扰流板来帮助它减速并降低高度.扰流板实际上是机翼上面的由液压作动的面板.有时飞行员称之为“减速板”或“减升板”,这些名称反映了它们的功能.在飞机着陆时,扰流板打开,以确保飞机着陆.(见下图)

试题详情

下图为一典型的水流抽气机的外观.

它的上端较粗的口径处和水龙头的出水口相接.其直下方的开口则为水流出口.在它的侧方的连通管则连接到欲抽气的容器上.当使用时,则为如下图的情形.

水流抽气机和水龙头以橡皮管连接,相接处皆以管束栓紧.(下图是管束图片)

右侧的连通管亦以管束栓紧橡皮管后再连接到吸滤瓶上.当水管中的水向下流出进入水流抽气机时,因水流抽气机的内部有导流的构造,可使水流经由一较小的通道冲下,造成水流加速的效应.当水的流速加快时,在其近旁的空气分子的运动速率也会加快;由伯努利原理可知:在其侧管内靠近水流的气体压力应较其外侧的气体压力低.因此使得侧管的气体不断地向水流处移动,而产生了抽取其它容器中气体的功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