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6801  196809  196815  196819  196825  196827  196831  196837  196839  196845  196851  196855  196857  196861  196867  196869  196875  196879  196881  196885  196887  196891  196893  196895  196896  196897  196899  196900  196901  196903  196905  196909  196911  196915  196917  196921  196927  196929  196935  196939  196941  196945  196951  196957  196959  196965  196969  196971  196977  196981  196987  196995  447090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建立了参照物的概念,学生可通过教科书中的图2-2-8的一些应用实例来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试题详情

2.参照物

教师可根据在车站送别的场景,让学生思考、讨论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同学们看到小明远远离去,小明却看到同学们向后退去,究竟是谁在运动呢?”讨论交流的结果自然会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然后,通过用教科书和钢笔做的一个简单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有一个标准物,否则就不能说明一个物体是在“动”还是“没有动”。

有了这个判断后,可以让学生举例来进一步阐明上述的结论。然后再指出,物理上把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有了参照物,不但有了一个可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准,而且要结合教科书中在车站送别的场景来说明,通过参照物还可以判断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在这里是向前或向后)。

关于参照物的选择,学生必须明确两点:①要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方便选择合适的参照物;②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通常是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试题详情

1.运动的分类

可以讲述一下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大都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特点都是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改变,从一处到另一处,并经过一定的路线。

教师根据本校的所在环境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自己画几张(也可以与学生一起来完成)学生熟悉而运动路线又不一样的物体运动图。

教科书中图2-2-5是儿童游乐场中经常见到的运动。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图中的物体的运动路线有什么区别?可否根据物体运动的不同路线对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概念。

学生举例说出自己熟知的运动中哪些是曲线运动,哪些是直线运动。最后教师应当指出,根据物体运动的不同性质,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是根据运动的路线进行分类,也可根据物体在运动中的快慢及其变化来进行分类,这在后面的学习中很快就会见到。

试题详情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应当与原子结构联系起来,介绍原子内部存在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与导体的导电、材料的发光、燃烧有关。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电站里的核反应等。

试题详情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在本节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有关动物利用声的动画和录像。重新看教科书第47页图3-3-7(动物和声音) ,可提出以下问题 : 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动物是如何利用声音的 ? 你知道哪些声在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应用?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试题详情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角度初步认识噪声。

试题详情

2.混响、混响时间

声波传播时被障碍物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声辐射后,还会有声音的感觉;但由于声波的能量,不断被四周的墙壁和其他障碍物吸收,所以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所维持的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对于这一声学现象,如条件允许可以通过录音进行演示,如用卡拉OK机播放一段混响时间过长或混响时间过短的声音录音,以及一段混响时间较为合适的声音录音,让学生对之进行判断,区分其中的不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