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6976  196984  196990  196994  197000  197002  197006  197012  197014  197020  197026  197030  197032  197036  197042  197044  197050  197054  197056  197060  197062  197066  197068  197070  197071  197072  197074  197075  197076  197078  197080  197084  197086  197090  197092  197096  197102  197104  197110  197114  197116  197120  197126  197132  197134  197140  197144  197146  197152  197156  197162  197170  447090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严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 教学重点 ]

 力的三要素

[ 教学难点 ]

 力的图示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力的三要素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力的作用的例子:踢足球、抬木头、拉箱子、扳手腕…… 请学生思考、讨论: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观看录像,踢足球用力大小不同,球运动不同;方向不同,球运动不同;踢球时所踢的位置不同,球的运动也不同;同样抬木头时 ……
 
 老师演示实验:分别用不同的力推门,效果不同。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作用力的大小不同,效果不同;方向不同,效果不同;作用的点不同,效果不同。
 学生明白力的概念;学生可在课后尝试。
 引导学生做教材19页图8-2-1的实验。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不但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对以上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力的三要素的定义。
二、力的单位
 老师给出力的单位、力的符号,简单介绍牛顿。
 学生知道力的单位,同时对牛顿有一定了解,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对一牛的力究竟有多大做一个形容:两个鸡蛋 一袋方便面 …… 所受的重力。
 学生举起两个鸡蛋、一袋方便面……对一牛的大小有一个了解,对力的单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力的图示
 利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人推或拉一辆车(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举或提一个木箱 ( 力的大小相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 设问:我们怎样来表示力对物体的作用,而不必表明是什么样的力?
 学生观看录像,思考。
 
 老师假设刚才录像中人拉车的力为100N, 演示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强调在作图时,如何规定一个合适的长度,如何选择起点、线段的长度、箭头的画法、意义等。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作图,掌握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
 多媒体展示:力的作用点相同、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并作图;力的作用点相同、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同、但作用点不同的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效果不同,作图。
 学生通过比较对力的三要素,以及如何用力的图示法作图有了进一步理解。
 对学生做进一步指导,纠正。
 练习:教材22页图8-2-4作图。
四、力的示意图
 讲解力的示意图,将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比较。
 知道力的示意图画法,并了解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区别,联系。
 举例作图:
 (1)  一木箱放在地上,对地面的压力为100N ,画出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2) 一钩码竖直挂在弹簧上,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12N,画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
 学生作图,对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掌握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画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观看录像,思考,讨论,讲解,使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单位。
六、课堂作业
 课后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观看足球比赛,观察运动员踢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力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运动员在长传和短传时用力有何不同?收集相关资料,做一个小报告。

[ 教学反馈 ]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本节可通过观看力的作用的录像,激发学生兴趣。其中部分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通过练习对知识进行巩固。课堂严谨而又不失活跃,学生掌握内容深刻而又牢固。

试题详情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讲解、讨论、练习与对比过程。

试题详情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力的描述课件等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的三要素;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单位;

 (4)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试题详情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 教学重点 ]

  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

 力的概念以及物体间力的相互性。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手握握力计、折弯铜条、棒击小球、弹簧拉钩码。以上实验可用投影仪展示,以利于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记录,分析情况。提问:以上实验都有哪些特点?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观察投影仪展示试验情况。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果:以上实验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它们有的外形发生了变化,有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学生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例子:运动员举重、踢足球、拉车、折树枝 ……
 通过观看实验与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学生明白力的概念。
二、力的作用效果
 带领学生总结上面实验,对实验结果以及学生举例结果进行归类。
 学生对上面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类,最后归于两类:一种是物体的外形发生了变化,另一种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老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总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动到静、静到动、 快到慢、慢到快、方向改变等)。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形变的例子,以及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例子?
 形变例子:挤压气球(变扁)、拉长弹簧(伸长)、折弯铜条(弯曲)、扭转塑料尺(扭转) …… 运动状态改变:踢球(静到动)、守门员扑球(动到静)、火车刹车(快到慢)、火车启动(慢到快)、打乒乓球(方向改变) ……
 演示实验:带有橡胶塞,塞上有玻璃管的玻璃瓶,装满水,手握,水上升。提问:瓶子是不是发生了形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得出结论:瓶子发生了形变。
 老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形变很微小,用肉眼观察不到。
 学生对形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演示、思考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1) 磁铁吸引铁钉;
 (2)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
 请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提问: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
 以上实验中两物体之间都没有接触。
 老师总结: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这样的例子?
 学生举例:有些衣服吸引毛发,在毛发上摩擦过的塑料尺同样吸引纸屑 ……
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老师演示实验:木板上有一铁钉,木板后有一磁铁(隐藏),移动磁铁,铁钉运动。提问:铁钉为什么会运动?
 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分析得出结果:铁钉运动是因为它受到力的作用,猜测 ( 木板后有磁铁 )。
 老师肯定学生的猜测,总结:当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必然有物体对它施加了这个作用。
 学生知道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概念。
 让学生分析教材图8-1-1中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
 学生通过分析,对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老师做实验:
 (1) 弹簧拉钩码。
 多媒体放映:
 (2) 小车撞击绷紧的橡皮筋。
 (3) 两人站在冰上,一人用力推另一人。
 带领学生讨论、分析。提问: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
 观看实验:弹簧拉钩码时自身也被拉长;小车撞击橡皮筋时自身运动方向改变;一人推另一人自身也被向后推。分析:当弹簧是施力物体时,钩码是受力物体,反之,当钩码是施力物体时,弹簧是受力物体。其他也是这样。
 老师通过大量实例使学生明白:两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即是受力物,同时又是施力物。它们的力是相互的,是成对出现的。
 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
六、课堂小结
 通过观看实验、投影、录像、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七、课堂作业
 “发展空间”中的练习

[ 实践活动 ]

 让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的现象做一个调查。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力的现象的普遍,同时将自己在课堂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增加其对物理科学的兴趣。

[ 教学反馈 ]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探索是经过某些活动完成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可通过设计观看有关力的作用的演示实验、录像以及学生自己动手的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观察中思考、学习。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主动,学习轻松活泼,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试题详情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演示、讲解、讨论与分析过程。

试题详情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时间: 1课时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磁铁、铁钉、铜条、握力计、小球、弹簧、钩码、橡皮筋、木板、玻璃棒、纸屑、小车等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分析简单情况下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知道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试题详情

1.完成发展空间。2.完成《课后练习与评价》

第八章 力

试题详情

4.   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见教材)

试题详情

3.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沿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经常发生变化,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这种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平均速度表示:

V=s÷t

练习:小明在百米赛跑中,前50m经历的时间是6.3s,跑完100m经历的时间是12.9s。他在100m内的平均速度是      ,前50m内的平均速度是   

从上题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可见,平均速度是对某一段或某一段时间间隔而说的,对不同的路程或不同的量间间隔,平均速度一般来说是不同的。

试题详情

2.   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沿直线运动的各段路中,它的速度保持不变,在物理学中这种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