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蛋白质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也就是说是分子量很大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分子量的变化范围大,从约6000到1000000,或者更大一些。 (eg.牛的胰岛素的分子量是5700;人的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是64500;大肠杆菌的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子量是592000烟草花叶病毒的分子量是40000000。)
1.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其平均含N量为16%,这是蛋白质化学元素组成的一个特点。此外,有些蛋白质还含有P、S两种元素,有的也含微量的Fe、Cu、Mn、I、Zn等元素。
pH平 衡 :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组成物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eg.各种蛋白质对于pH的改变异常敏 感,人体血浆pH降低0.5个单位,立即发生酸中毒。无机离子如HPO42-/H2PO4- 和H2CO3/HCO3-等组成重要的缓冲体系来调节并维持PH平衡。)
离子平衡 :动物细胞内外的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此外,在细胞膜外Na+多、Ca2+少时,神经细胞会失去稳定性,对于外来刺激会过于敏感。
含元素
类 别
存 在
生 理 功 能
糖
类
CHO
单糖
五碳糖:核糖
脱氧核糖
主要在细胞核内
主要在细胞质内
①核糖是构成核酸的主要成分
②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③淀粉和糖元是细胞中储藏能量的物质
④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六碳糖:葡萄糖
主要在细胞质中
双糖
麦芽糖、蔗糖
植物细胞中
乳糖
动物细胞中
多糖
淀粉、纤维素
植物细胞中
糖元
动物细胞中
脂
类
CHONP
脂肪
动、植物细胞中
①是生物体内储藏能量的物质②有维持恒定体温的作用
类脂:磷脂
糖脂
在脑、肺、肝、肾、心、卵和大豆中,磷脂的含量较多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VD等
动物细胞中
对维持和调节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起积极作用
总第四课时
上课时间
(1)班
(2)班
(4)班
第2节
第6节
第4节
【教学内容】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A。
(2)使学生掌握蛋白质结构与作用。
(3)使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4)使学生掌握核酸的种类和作用。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提问: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引入主题)
Ⅱ.新课讲授
(约4.5%) 要依靠氢键与蛋白质的极性基(羧基和氨基)相结合形成的
结合水 水胶体。多糖、磷脂也以亲水胶体形式存在。这部分水不蒸
发、不能析离,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是生物体的构成物。
(注*1*):a.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水溶液在生物体内的流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运送和代谢产物的
运送、排出。
c.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维持细胞的形态、使植物枝叶挺立。
二、无机盐
存在形式: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如Na+、K+、Ca2+、Mg2+等。
生理功能:a.是构成原生质或构成生物体某些结构的重要成分。
b.参与并调节生物体的代谢活动。有些无机离子是酶、激素或维生素
的重要成分。(eg.含锌的酶最多,已知有70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
钴是维生素B12的必要成分,参与核酸的合成过程;铁参与组成血红
蛋白、细胞色素等,参与氧的运输和呼吸作用中的电子传递过程等。
c.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体内平衡是使细胞能有稳定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渗透压平衡:细胞内外的无机盐的含量是维持原生质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是原生质的成分(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主
(约95.5%) 谢过程的水。(注*1*)
(续上页表)
填充在有机固体颗粒之间的水分,可流动、
自由水 易蒸发,加压力可析离,是可以参与物质代
*3.在细胞内可找到至少 种元素,常见的约有 种,其中重要的元素有 种。
这些常见的元素绝大部分属于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较 (填高或低)的。
l 总第三课时
上课时间
(1)班
(2)班
(4)班
第1节
第5节
第3节
【教学内容】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水、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
(2)使学生明确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与作用;
(3)使学生掌握主要的脂类物质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提问: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引入主题)
Ⅱ.新课讲授
一、水
存在方式 作用
2.细胞中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 、 、 、 、 、 等,含量较多
的阴离子有 、 、 、 等。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和由其所组成的
。化学元素必须组成 才有生物学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