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应用:
⑴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第九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
4.摩擦力:
⑴ 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⑵ 分类:
⑶ 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⑷ 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⑸ 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⑹ 滑动摩擦力:
①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② 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③ 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重力:
⑴ 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 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液体和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2.弹力
⑴ 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形变。
⑵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
1.力
⑴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⑵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⑶ 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共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⑷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⑸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⑹ 力的测量:
①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② 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选”:了解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
“调”:将弹簧测力计按所需位置放好,指针是否指零,不在校正;
“测”: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⑺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⑻ 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2.电荷
⑴ 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⑶两种电荷:
正电荷: 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 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⑺电中性: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第八章 力
知识梳理
1.分子
⑴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为10-10m。
⑵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 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 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 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④ 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⑶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2.密度:
⑴ 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⑵ 公式:
⑶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⑷ 理解密度公式:
①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 V成正比);
②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③ 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体积大的密度小;
④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密度大。
⑸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⑹ 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
⑺ 体积测量--量筒(量杯)
① 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② 使用方法:
“看”:单位:毫升(ml)=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⑻ 测固体的密度:
① 原理:原理:ρ=m/v
② 方法:a.用天平测出固体质量m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
b.用细线系好物体,浸没在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 ;
d.得出固体密度ρ=m/( V2-V1)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也可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规则固体体积可用刻度尺测量)
⑼ 测液体密度:
① 原理:ρ=m/v
② 方法:a.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b.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c.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d.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⑽ 密度的应用:
① 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②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③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④ 判断空心实心: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知识梳理
1.质量:
⑴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⑵ 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
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
⑶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
⑷ 测量:
①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②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衡。具体如下:
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F.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③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
30、(6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做完了吧,要记得检查哟)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