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
A.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D.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大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迟”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4.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
3.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的依据是: (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色 C.声音的音调 D.音乐的节秦
2.先轻敲一口大钟,再用力敲一口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
A.音调不同 B.音色不同 C.响度不同 D.都不同
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 )
A.甲 B.乙 C.都能听到 D.都不能听到
15.某班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来到自来水厂附近进行实地探究活动。活动时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 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700 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100 m/s.
(1)A、B、C三位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来的?说明先后顺序。
(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范围是多少?
14.假定有前后两次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l 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请计算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和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多远?
13.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
结论:
例: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2)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