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8749  198757  198763  198767  198773  198775  198779  198785  198787  198793  198799  198803  198805  198809  198815  198817  198823  198827  198829  198833  198835  198839  198841  198843  198844  198845  198847  198848  198849  198851  198853  198857  198859  198863  198865  198869  198875  198877  198883  198887  198889  198893  198899  198905  198907  198913  198917  198919  198925  198929  198935  198943  447090 

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试题详情

2、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的现象和沸点。

试题详情

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试题详情

2、压缩体积,气体液化

问题: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用温度降低的方法虽然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但是要使气体的温度足够低,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从课本第15页沸点表中可以看到氢要液化,温度至少在-253℃以下,所以人们就想寻找能在不太低的温度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演示: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注:本实验若用投影仪投影观察效果较明显)

实验结论: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教师强调;有的气体单靠压缩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以下,才能设法使它液化。

试题详情

1、降低温度,气体液化

教师:小学自然和初中一年级的地理课本中都讲过,雨的形成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降水,这是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日常生活中液化现象也经常可以看到。

演示实验:把热水装在烧瓶中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直角玻璃管插在软木塞上然后塞住烧瓶口,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当瓶中的水沸腾时,将铁板靠近烧瓶口,可见水从铁板上滴下。(与书第15页图1-21相同)

引导学生观察:在直角玻璃管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在玻璃管口一小段段距离的位置才看见“白气”。很显然,从玻璃管喷出来的是“水蒸气”,水蒸气无色看不见,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人们才看见,所以“白气”是小水珠不是气。]

总结:气体温度降低可以液化,大量实验表明,所以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试题详情

2、观察沸腾现象

生:老师你刚才加热的那杯热水为什么很快就可以看到现象的发生?

师:老师刚才加热的这杯热水它是汽化的另外一种方式--沸腾。因为它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温度高,非常剧烈。说到沸腾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吧。谁能说说你见过的水沸腾时有什么现象?

生:有气泡、有响声、水翻滚、不停地加热最后能把水烧干、冒“白气”、温度越来越高。(发现问题)

(1)提出问题

师:除了这些你们还想知道有关沸腾的那些问题?

生:物质状态的变化、温度的变化规律、吸热情况。(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解释这几个问题或大胆的猜想一下答案?

生:液态变为气态、温度不断上升、需要吸热。(大胆猜测)

师:是不是这样的,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需要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装置。

(3)设计实验

师:哪一组把设计的结果交流一下?(设计实验)

生:交流装置并简要叙述观察过程。

师:怎样设计记录表格呢?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师:按书第14页的实验过程进行实验。

(投影)简述观察要求。

①必须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过程注意安全。

②注意观察加热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

③当水温达到90℃左右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水沸腾后,再记录5 min温度情况,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④两名同学分工合作,一人看表,一人读出温度值并填在表格中,读数要迅速,同时都要注意观察现象。

⑤停止加热后,要注意继续观察。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5)归纳总结分析评估

师:通过刚才我们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谁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

生:(归纳总结、分析评估)讨论后4人回答、补充。从温度变化、气泡大小、声音大小、吸热情况等描述。

师:你们认为沸腾这种汽化现象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

师:谁能给沸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讨论交流)

板书: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从刚才的实验和同学们交流的情况可以看出,水在沸腾时需要达到什么温度?

生:100℃。

师:有无不同数值?

生:有,我们测的是99℃。

师:为什么你们测的数据不完全相同呢?

生:因为实验中有误差。

师: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生:不变。说明水在一定温度下才能沸腾。

师:这个温度叫做沸点。水的沸点是多少摄氏度?

生:100℃。

师:熄灭酒精灯后,杯中的水是否沸腾?又说明了什么?

生:不沸腾,说明沸腾需要吸热.

师:谁能总结水沸腾的条件?

生:加热到沸点,继续吸热。

师:其他液体沸腾也有同样的特点。谁能简单说明液体沸腾时有什么规律?

生:吸热,温度不变。

师:投影学生所画图像。

师:请同学们看书36页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有什么发现?

(从不同方面收集信息提高学生积极性)

生:(讨论、思考后回答)不同液体沸点不同,表中数据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出的。

师:沸点受气压的影响。我们以后再进一步学习。根据液体沸点表,请同学们思考:这节课你所用的温度计是否是酒精温度计?

生:(思考后回答)不是,酒精的沸点是78℃。

试题详情

1、体验蒸发

师:比较刚才两杯都变少的过程及现象,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抢答)

生:第一杯中比较平缓、比较慢、不剧烈、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第二杯中比较剧烈、比较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有气泡、内部也有气泡等。

(生抢答气氛热烈)

师:按照汽化的定义,这两杯水虽然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汽化的方式不同,物理上把前一种汽化方式称为蒸发,第二种气化方式称为沸腾。

板书:汽化方式:蒸发和沸腾。

师:我们先来研究蒸发现象。

学生实验:在手背上涂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并体验涂酒精处手背的感觉。

生:酒精蒸发变少了,有凉的感觉。

师: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感觉吗?

生: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一些酒精,看示数的变化。(实验激趣气氛活跃)

师:猜一猜,温度计的示数会怎样变化?实际做一做。

生:做实验并交流结论。

师:温度计的示数减小说明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那里吸收热量,也就是说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生: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感到冷,如果被风吹了更冷的发颤。下雨后的面上的积水逐渐变少。凉晒的湿衣服会变干。

师:比较刚才我们所列举的蒸发的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蒸发的几个特点。

生: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汽化进行得缓慢,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师:投影蒸发的特点。

师:(投影)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蒸发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我国西部严重缺水,当地人民利用著名工程“坎儿井”输水。“坎儿井”工程可以和长城媲美,它的建设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学生看投影激发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      

师:“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生:减少运输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滲漏。

师:关于蒸发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影响蒸发的快慢因素是什么?(坎儿井为什么能减少水份的蒸发?)(质疑解惑)

生:液体温度、空气流动速度、液体表面积。(看书第13页图,学生自行总结)

试题详情

师:本章第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可以由一种状态变成另外一种状态,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杯冷水,这些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说明:情景引入、激起学生听课兴趣)

生:这些水会减少。

师:减少的水哪去了?

生:由液体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再出示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老师这儿还有一杯热水,这个烧杯中的水过一会儿会变少吗?减少的水哪去了?

生:会减少,减少的水由液体变成气体也跑到空气中去了。

师:比较这两杯水发生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

(说明:归纳总结、使他们在参与中感悟成功的喜悦,为学习本节知识提供良好的精神状态)

师:(板书)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汽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汽化现象。

试题详情

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实验器材

投影设备、酒精灯、烧杯、水、铁架台、酒精灯、烧杯、水、火柴、温度计、手表、抹布、大注射器、乙醚、铁板、直角玻璃管、石棉网。

教学过程

试题详情

1、画图像、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