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8810  198818  198824  198828  198834  198836  198840  198846  198848  198854  198860  198864  198866  198870  198876  198878  198884  198888  198890  198894  198896  198900  198902  198904  198905  198906  198908  198909  198910  198912  198914  198918  198920  198924  198926  198930  198936  198938  198944  198948  198950  198954  198960  198966  198968  198974  198978  198980  198986  198990  198996  199004  447090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用途,光源,探究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线,光的传播速度。

本节是光学的开篇第一节,让学生了解光的用途,认识光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的兴趣至关重要,同时又能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另外光的直线传播、光线等是学习几何光学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提供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

从“光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入手,将学生带进绚丽多彩的光世界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现象,意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然后按照人们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顺理成章,了解“光是什么”,研究光来自何处、“怎样传播”、“传播有多快”等。传统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单纯从物理知识体系出发,由光源讲起,介绍光从光源发出后如何传播、传播速度是多少;而本教材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首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世界,了解光的重要性,既然光这么重要,那么接下来探讨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光是什么、光是如何传播的等等。

本节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规律都要用到光直线传播的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现象。所以光的直线传播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一种理想模型,是人们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一种方法。如何让学生建立“光线”这一模型,并运用“光线”分析影子的成因等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试题详情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了解光的用途,知道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知道光是电磁波。

⑵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

⑶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记住真空中的光速。

◆过程与方法

⑷通过观察、思考、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光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⑸经历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过程,重点培养设计实验(主要是显示光路)的能力。

⑹学会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学习用作图法分析影子的成因等光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⑺通过学习光的用途,意识到物理知识与我们身边的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联,从而激发认识“光”、研究“光”的兴趣。

试题详情

(五)教学后记: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感受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光现象及所见的光现象的奇妙,提高兴趣,并让学生觉得物理是有用的。

试题详情

1.《一课三练》配套练习一、二。

2.预习课文《二、光的反射》。

试题详情

l.介绍小孔成像的原理。出示针孔照相机,激发学生兴趣。

2.口答课本本节末的练习1、2、3题。

试题详情

按板书进行小结。

试题详情

4.光的传播速度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大呢?

板书:“五、光的传播速度”教师:雷鸣、闪电同时发生,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鸣;起跑发令,烟雾和枪声同时发生,我们仍是先看见烟雾,后听到枪声。

启发学生得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得多。

教师: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光的速度是极困难的。因为光通过不太长的距离需要的时间非常短,我们不容易察觉到,17世纪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认为光速无限大。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不能成功。1767年丹麦物理学家罗默首次测得光速,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裴索在地面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改进了裴索的实验,更精确地测定了光的速度。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板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5千米/秒”

介绍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介绍光在水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小。

试题详情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师:手电筒、探照灯射出的光线是平行光线;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发出的光可看成平光。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性在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板书:“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指导学生看课本图5-3,讲激光准直:用激光器发出激光,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保证掘进方向不变。

学生讨论:举出应用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教师举例:检查排直队,路旁电杆是否直,打靶瞄准时要“三点一直线”等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教师:能否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常见的光现象呢?

板书:“四、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现象。”

板书:“1.影子的形成”

演示五:用白炽台灯(去罩)对着墙照,把皮球放在灯和墙之间,墙上出现球的影子。

教师: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影子。

注意突出:①光沿直线传播;②不透明物体;③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师生共同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做手影游戏。如羊、狗、狼、和平鸽、鹰、蟹、老人头等。加强学生对影的感性认识,为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奠定基础。

教师:同学们知道天狗吃月的传说吗?日食、月食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板书:“2.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六:用三球仪演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若无三球仪可用挂图或板画。

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太阳、月亮、地球运动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地球(或月亮),地球(或月亮)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月食(或日食)。

试题详情

2.光的直线传播

演示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演示三: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用幻灯机或长手电筒(灯泡前的玻璃用划出1-2毫米宽缝隙的厚牛皮纸挡住。)演示1-3

观察:让学生分别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引导学生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

板书:“一、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指导学生看课本图5-2。

演示四:用三张纸板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才能看到手电筒射来的光。验证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教师:光源向各方向发出光,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物理学中引入光线。

板书:“二、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带箭头的直线。”

注意:①光是真实存在的。

②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

画法:

教师示范画光线:

①画出点光源发出的光线。

②画出平行光的光线。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