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9413  199421  199427  199431  199437  199439  199443  199449  199451  199457  199463  199467  199469  199473  199479  199481  199487  199491  199493  199497  199499  199503  199505  199507  199508  199509  199511  199512  199513  199515  199517  199521  199523  199527  199529  199533  199539  199541  199547  199551  199553  199557  199563  199569  199571  199577  199581  199583  199589  199593  199599  199607  447090 

 课程开始,利用美妙的音乐引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任意猜想与发言,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有效发言,接着把各种不同归结到响度、音调、音色这三个知识点,引出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然后让学生分别对这三个知识点进行探究式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老师在其中只是起到一个调度作用,完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本位”的精神。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对知识的掌握也非常细致和牢固,特别是在第三个知识点“音色”的学习中,我利用了两个小游戏“听音辨乐器”和“听声辨人”使整个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通过这两个游戏的体验收获,学生们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远远超出了想象,学生的情绪异常高涨,目标练习的完成合格率也出奇的高,最后在这种欢乐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本堂课。学生对这节课“声音的特性的学习将会终生难忘。这其实恰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中所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即: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来对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

教材分析: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音色即声音的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比较熟,但对声音的特性却十分模糊,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适时加以引导,如何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声音了解声间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

试题详情

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目标,在利用载体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节课中依托“响度、音调、音色”这几个知识点,引导学生主要学习探究这种学习方法,同时伴随的是学生“思维程序的透镜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的主要过程是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订计划设计实验④实验操作搜集证据⑤分析论证⑥结论⑦评估交流⑧应用。在这个过程的每个步骤中贯穿着思维的发散与会聚的交替程序:①会聚②发散③会聚④发散⑤⑥会聚⑦⑧发散。用这种方法不断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解决了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就会形成不依赖于老师的自觉自主的学习,在完成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每次的成功中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在每次的挫折中再次激发去克服困难的斗志,这恰是新课程的最高目标要求。

试题详情

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试题详情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试题详情

3、声音在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    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试题详情

2、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试题详情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试题详情

3.管乐器

长笛、箫等乐器,包含一段空气柱,吹奏时空气柱振动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音调.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