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9680  199688  199694  199698  199704  199706  199710  199716  199718  199724  199730  199734  199736  199740  199746  199748  199754  199758  199760  199764  199766  199770  199772  199774  199775  199776  199778  199779  199780  199782  199784  199788  199790  199794  199796  199800  199806  199808  199814  199818  199820  199824  199830  199836  199838  199844  199848  199850  199856  199860  199866  199874  447090 

4.小明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9B-8甲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录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h/cm
0
2
4
6
8
10
12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1)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重为   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3)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4) 图9B-9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是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

 

[答案](1)6.75  1.50 (2)未浸没时,物体浸入液体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物体浸没液体后,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4)B

[教学评析]本章的知识核心是压强,它是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基础。因此对压强的复习应是重点和关键。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得出结论的。这对于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学努力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探究过程的回顾、总结与创新也应是本节复习课的重点内容。

本节课为一节复习课,通过采用单元知识网络框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的体系结构,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物理属性变化规律的知识,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知识框架学生对各个局部知识点进行具体的讨论、探索,从而熟练掌握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技能,详细总结本单元知识体系的来龙去脉、逻辑关系、思维过程。

试题详情

3. 某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制作了一张方格纸,每边长为cm,站在方格纸上并描下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他的质量为50kg,则他站立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试题详情

2. 如图甲所示,此装置叫    ,其用途是可以测量     

小明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如图乙所示下表是小明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 向
压强计
左液面/mm
右液面/mm
液面高度差/mm
1

3
朝上
186
214
28
2
3
朝下
186
214
28
3
3
朝侧面
186
214
28
4
6
 
171
229
58
5
 
9
 
158
242
84
6
盐水
9
 
154
246
92

(1)小明根据上述数据记录,进行了数据的分析和论证认为,

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答案:(1)1、4、5  ,(2)1、2、3, (3)5、6]

试题详情

1.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1
表2
表3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实验
序号
压力
/N
受力面积/cm2
1
6.0
10
4
3.0
10
7
3.0
20
2
9.0
15
5
4.5
15
8
4.5
30
3
12
20
6
6.0
20
9
6.0
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和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1、6或1、9或4、7或6、9或5、8 (3)(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b)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试题详情

4.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巩固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认识和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客观事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复习重点]

压强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探究方法、过程及结论

[复习难点]

压强概念的掌握及浮力大小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一、构建本章知识网络(10分钟)
引导帮助学生构建本章的知识网络,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可构建好框架,学生根据框架填空,也可学生一步步引导师生共同完成框架内容,知识网络可见苏科版8年级下册教材p78内容。
投影知识网络的内容。
 
根据教师的引导,自主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构建好本章的知识网络,了解本章所包含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板书或投影的内容,掌握知识网络图表的内容,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的方法。
不主张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背下网络内容,教学中应体现交给学生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复习的能力。
二、各个知识点的巩固与掌握(10分钟)
 
 
通过网络图中各个知识点的超链接,进行提问,完成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
压力
压力:        
       的力。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物理量。
压强
压强的定义:
          叫做压强。
公式:  
各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p表示   ,单位  符号  
F表示   ,单位  符号 
S表示   ,单位   符号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
       方法来减小压强的。例如     
液体压强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       
浮力的定义:     
          
阿基米德原理:   
          
           
公式: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      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     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
    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气体压强的仪器叫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根据提出的问题,回忆、思考、交流、查阅资料回答提出的问题。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强的物理意义:是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p=
各个符号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符号Pa
F表示压力,单位符号N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符号m2
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压路机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的。例如短道速滑运动员冰鞋上的冰刀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的。例如越野汽车的轮胎
液体压强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液体的密度和深度
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公式:F=G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受到重力 产生的,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
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完成的,他测出的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测量气体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结合网络图中的各个知识点,采用填空的方式,帮助回顾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帮助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的应用应在基本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应要求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知识的应用做好准备。
 
三、实验过程、方法、结论复习小结(10分钟)
投影练习1-2,提问,点评学生回答。
根据练习内容回答。
通过过程的回顾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培养分析总结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
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
 
投影练习3-4,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提问、点评学生回答。
练习、回答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附:投影练习1-4

试题详情

3.认识液体压强的特点及浮力,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试题详情

2.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了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和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试题详情

1.理清本章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试题详情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试题详情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引入课题
3′
 
 
 
 
 
 
 
 
 
 
 
 
5′
在初二下我们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学过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等概念,由于压强的概念比较抽象,固、液、气压强的特点又不同,我们同学在学习时普遍感到困难。这块知识本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属于较难的部分。希望通过本节复习课能给与大家一些帮助。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板书)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那些同学知道我们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这部分学习了那些知识?
 
 
 
 
 
 
 
 
 
 
一、压力
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产生的原因?③压力的范畴?
④压力的方向?
(课件)判断下列图中MN面所受压力
的大小
 
 
 
 
 
 
 
 
 
 
 
 
 
 
 
 
 
 
 
 
 
1.概念
压力、压强的概念、单位、计算公式;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实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3.能力
①会利用p=F/S及其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②学会分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根据各自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①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②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③属于弹力④垂直于受力面
甲:F=F=100N
乙:F=F+G
=100N+50N=150N
丙:F=F-G
=100N-50N=50N
 
 
 
 
 
 
 
 
 
 
 
 
让学生归纳知识比教师自己讲出来要好,让学生开动脑筋、组织语言、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10′
二、压强
①压强表示什么?
②怎样表示压强的大小?
③压强的单位及其符号?
④压强的计算公式?
⑤1帕斯卡的含义?
⑥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
 
 
 
现提供实验器材有:
海棉、木板、矿泉水瓶、水
①选用器材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②选出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写出相应的实验步骤。
想一想:
实验中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感知压强大小?采用的物理方法是什么?
 
(课件)例题1
一块砖长24cm、宽12cm、厚5cm,重24N,怎样放置在水平面上,地面受到的压强最大?最大压强是多大?
 
 
 
 
 
 
(课件)例题2
在海滩上的作案现场留下了罪犯清晰的脚印,公安人员立即用蜡浇铸了一只鞋模,测出鞋模的平均厚度为5cm,质量为1125g,又经测试知道产生与脚印同深度的压强为3×104Pa,罪犯的体重为多少?若案发现场留下的是罪犯站立的脚印,又该如何计算罪犯的体重?
 
①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压强等于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③帕斯卡(Pa)
④p=F/S
⑤1帕表示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
⑥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
 
①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瓶子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瓶中水倒掉一半,再正放在海绵上,比较先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②第一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放在海绵上,第二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倒放在海绵上,比较前后两次海面的凹陷程度。
 
 
压强大小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决定,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当砖块竖放时压强最大。
S最小=12cm×5cm
=60cm2=6×10-3m2
F=G=24N
p=F/S=24N/(6×10-3m2)
=4×103Pa
 
体重G=F=pS,走路时一脚着地,S为一只脚的面积,可利用鞋模算出:
V=m/ρ=Sh
S=m/ρh
=1125g/(0.9g/cm3×5cm)
=2.5×10-2m2
罪犯体重:
G=F=pS
=3×104Pa×2.5×10-2m2
=750N
若是站立脚印,受力面积应该是两只脚着地的面积。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
①相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手力面积上
②相同的受力面积上作用不同的压力
③不同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受力面积上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通过被压物体的凹陷程度来反映,为了使凹陷程度更加明显,应当选用海绵,正确选择实验器材是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
 
 
 
 
 
计算时要注意单位换算
 
 
 
 
注意行走时是一只脚着地,站立时是两只脚着地。
液体压强
 
15′
 
 
 
 
 
 
 
 
 
 
 
 
 
 
 
 
 
 
 
 
 
 
 
 
 
 
 
 
 
 
 
 
 
 
 
 
 
 
 
 
 
 
 
 
 
 
 
 
 
 
 
 
2′
①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②液体压强与固体压强的区别?
③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④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仪器?
⑤通过观察什么而感知液体压强的大小?
 
 
 
想一想: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时,要控制什么量相同?如何操作?实验方法?
在探究液体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是否相等时,又要如何控制变量?
 
 
(课件)例题3
一段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有一橡皮膜,当注入某种液体时,橡皮膜向下凸出,将其放入一盛水容器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凹进管内,则管内所装液体可能是:
A、盐水 B、煤油  C、水
D、都有可能


 
 

(课件)例题4

如图瓶内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向下,这时水对塞子的压强与未倒置前水对瓶底的压强相比较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例题5

将半瓶矿泉水倒放在海绵上比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大,这是因为         ;倒放时瓶塞上受到的压强比正放时瓶底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          

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见中考指导书

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而固体则不是任何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①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②要控制深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
③控制变量法
④要控制液体密度相等、深度相等
 
分析:在乙图中,橡皮膜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强和管内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强的作用,因为橡皮膜向内凹,所以水的压强大于液体的压强,又因为液面相平即深度相同,所以根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可得到管内液体的密度小于管外水的密度,即管内液体可能是煤油。
答案B
 
 
 
分析: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当瓶倒置时,液体密度不变,液体的体积不变,但由于细瓶颈在下,故液体深度增加,则瓶塞受到的压强比原来瓶底受到的压强大。
答案A
 
 
 
倒放时海绵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压力相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
倒放时瓶塞受到的压强大是因为液体密度相同时,倒放时瓶内液体深度增加,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由于重力作用对底部有压强,又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我们通过观察U型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感知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注意在探究过程中应选取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
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的液体压强时,要注意压强计的金属盒的重心在同一深度
 
橡皮膜向内凹的情况反映了橡皮膜所受的两个压强的大小关系,利用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来进行比较是关键所在。
 
 
 
 
判断深度变化要注意容器的形状,不同形状的容器倒置后的深度变化是不同的。
 
 
 
 
注意分清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