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99800  199808  199814  199818  199824  199826  199830  199836  199838  199844  199850  199854  199856  199860  199866  199868  199874  199878  199880  199884  199886  199890  199892  199894  199895  199896  199898  199899  199900  199902  199904  199908  199910  199914  199916  199920  199926  199928  199934  199938  199940  199944  199950  199956  199958  199964  199968  199970  199976  199980  199986  199994  447090 

3、热岛效应是指               ,形成原因                 ,改变措施                

试题详情

3、测量温度的仪器叫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等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是由                四部分组成;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单位是      ;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      。它是科学家      首先制定的,它是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作为0度,以            的温度作为100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   、读作         。体温计中的液体是      ,它的最小分度值为    ,测量范围为     。寒暑表的量程为      。 2、使用温度计时,① 要先观察温度计的           ,② 温度计的      要与被测物体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          、视线要与                  读数时液泡          。 2、温室气体主要是         ,导致温室效应的原因                  ,后果              ,控制措施               

试题详情

1、使用酒精灯时,严禁          ,应该用     来加热。物质的状态由    决定,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试题详情

3.  生活实践还有哪些是你关注到,但尚没明白的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  师  引  导
学生活动
说 明
一、复习导入
1分钟
 不知大家在预先的复习中是否注意到物态变化这部分知识里涉及到图片和图象较多,今天就让我们首先通过对图片和图象的识别来挖掘物态变化的内在关系,并解释生活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二、看图片归纳物态变

8分钟
播放电脑幻灯片:
提问:冰袋降温说明什么?
 
 
提问:塑料盆成形是什么物态变化?
 
 
 
提问:冰与塑料这两种固体有何区别?
 
 
 
 
 
 
 
提问:图中两人对话说明什么?它含有什么物态变化?
 
 
提问: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叶子有什么好处?
  
 
影响蒸发的因素是什么?
 
 
 
提问:汽化还有什么方式?
播放蒸发与沸腾区别:
提问:你注意水沸腾时的情景吗?图片中说明什么?
 
 
 
为何壶嘴旁反而没有“白气”?
 
烧水时的液化气它是如何装入罐中?看图片?
液化的方法是什么?
 
 
 
 
请同学继续看图片,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
 
 
 
 
 
提问:冬天铁丝网上的白霜是怎样形成?
 
 
 
 
请学生总结归纳物态变化。
回答: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液态。它需要吸热。
回答: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它需要放热。
回答:冰是晶体,塑料是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熔点,熔化(凝固)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吸热温度升高。
回答:蒸发是汽化,物态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
回答:叶子表面积小,减少蒸发保持水份。
回答:液体的表面积,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
回答:沸腾。
学生讨论回答。
回答:液化,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它需要放热。
回答:壶嘴过温度较高。
回答:压缩体积的方法。
回答:(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
回答:干冰升华迅速吸热。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升华是指电物质由固体为气态。
回答: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
三、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
7分钟
 
 
 
 
 
 
 
 
 
 
 
物态变化随处可见,你们知道大自然中的云、雨、雪、雾、露、霜都是小水滴的化身,它们不停运动变化形成巨大的循环系统。播放水循环电脑幻灯片。同学们找找看这里又包含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学生讨论回答相互补充:
学生甲:冰山熔化为水。
学生乙:水蒸发为水蒸气。
学生丙:水蒸汽遇冷液化为露。
学生丁:水蒸气遇冷凝化为霜。
学生戊: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和小冰晶,形成云。
学生己:冰升华为水蒸气。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物理就在身边,引发学生由理论到实践。
 
对学生举例好的大加表扬,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发现身边的物理。
四、生活实践中的物态变化
  5分钟
那么生活实践中同学发现有什么现象与物态变化有关?
 
学生举手争先回答,找生活中的诸多实例,并加以说明。
 
五、例题讨论


 

 

 

 
  15分钟

 
  例题1:一杯很烫的热水,要使其很快冷却,怎么办?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请至少说出两种做法。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例题2:用图像来描述物理现象,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简单明了。你能从下图中读出哪些物理信息?

 

例题3: 小明用图中的

小试管B装有水,悬放

在烧杯A的水中。当A

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

_______沸腾.

有什么方法能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吗?

很好,没想到同学的想法与小明的相同,请看题目。

小明同学想了想,将盐撒在A烧杯中,观察到A、B中的水沸腾了,他同时将数据记在下表中。

t/min
0
1
2
3
4
5
6
7
8
tA/℃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tB/℃
90
92
92
96
98
96
96
96
96

(1)根据表格中所给数,作出A、B中水的沸腾图象。

(2)由图象可以判断出:在当时条件下,A的沸点是_______℃,B的沸点是_______℃;在沸腾中A的温度_______,B的温度_______(选“升高”,“降低”或“不变”)   

3)据此可以判断,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小明观察沸腾时看到A、B中气泡上升情  况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在A、B中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是_______图。

在A、B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情况是_______图。

 

 

    甲  乙  丙  丁

例题4:专家研究表明,气温不同,积                                雪的厚薄不同,对行车的危害也不一样。当积雪厚度在5-15cm,气温在0℃左右时,汽车最容易发生事故。因为在这种条件下,路面上的积雪常会呈“夜冻昼化”状态,此时,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气温相同的情况下,融化了的积雪不再结冰,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理由: 

设计实验方案:针对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实验方案及主要步骤。

学生讨论:
学生甲:用嘴吹,加快蒸发吸热。
学生乙:用两个杯子来回例,回快蒸发吸热。
学生丙:放入冰箱,降低温度,热传递。
学生丁:放入冰块,熔化吸热。
 
 
学生思考:
学生1: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乙的熔点是210度。
学生2:初温相互同为190度。
学生3: 乙熔化时间约3分钟。
学生4:AB段为固态,BC段固液共存,CD液态。
学生5:乙在熔点时的状态可以是固丰收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学生答:不沸腾,B中水湿度与A中相同,无温度差,不能发生热传递。B中水达到沸点,吸收不到热量不能沸腾。
学生甲:给A加密封盖,增大A中水上方压强,提高沸点。
学生乙:给B加盖,同时抽气,降低气压,降低沸点。
学生丙:将A中水找为比水沸点高的液体。
学生丁:给A中水加盐,提高水的沸点。
 
 
 
 
 
 
 
 
实物投影,学生所画图象
 
甲:99℃。
乙:96℃.
丙:不变。
丁:不变。
 
甲:小于。
 
 
 
乙:甲图。
丙:乙图。
并讨论说明原因。
 
 
 
 
 
 
 
 
 
 
 
 
 
 
 
在相同气温条件下,为什么水不再结冰了?
 
在气温相同条件下,撒盐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
因为撒盐后水不结冰了。
 
请同学课后讨论完成。
 
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互评价,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多问为什么?善于思考。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六、小结
 3分钟
 
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
问: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们可以回去上“为您服务物理网”或“中国古代热学网”查询。
 
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甲:为什么水中加盐沸点升高?
学生乙:温室室效应,大气变暖与物态变化有关吗?
 
学生自主评价
学习不满足于课堂,带着问题进课堂也要带问题走出课堂,学会思考学习。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中考指导》
 
 
 

试题详情

2.  寻找生活实践中物态变化的实例,并尝试解释。

试题详情

1.  学生课前对物态变化的知识点,网络进行归纳。

试题详情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对熔化、沸腾图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加强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教学器材]

电脑、实物投影仪

[学生课前活动]

试题详情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试题详情

1.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

试题详情

2、过程设计:

课前预先复习本节知识,在生活实践寻找与物态变化有关实例,并努力解释清楚,课堂几个环节:(1)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图片,由此总结归纳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2)由水循环进一步了解物态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3)通过学生课堂交流评价,使知识进行一步加深理解,知道物理就在身边。(4)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图象、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和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意识。(5)由学生提出疑问,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进一步提高对知识探索。

[教学目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