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 学生探究式 合作与交流
◆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
◆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
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放热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通过考察“学校用水情况”,体验自主学习的愉悦,实践活动的兴趣。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水循环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的能力。
◆经历《考察“学校用水情况”》,培养学生实践活动能力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导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
◆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
◆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水循环示意图配以拟人化手法描写的“小水滴的自述”,让同学们置身于大自然的宏观背景之中,对水循环做进一步观察,审视。在此基础上,回顾、梳理,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和活动,填写完图中对话框中的空格,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体系。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因而本节教学之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珍贵的水资源”的资料,图片,网上信息等。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争论,在互动学习中,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明白节约用水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平台,以多媒体动画课件演示了水循环的过程。大量的图片,展示了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生活,生产所起的作用,水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美景,自然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教材充分挖掘导图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导图再认识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回顾、总结、温故知新.教材还设计了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总结图,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教材指出,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用这种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
另外,教材从水循环拓展开去,以图文的形式,展示了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生活、生产所起的作用,水给大自然增添了无限的美景,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再通过图例说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破坏水资源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全人类的共同需求.
4.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3. 水循环的意义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