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0380  200388  200394  200398  200404  200406  200410  200416  200418  200424  200430  200434  200436  200440  200446  200448  200454  200458  200460  200464  200466  200470  200472  200474  200475  200476  200478  200479  200480  200482  200484  200488  200490  200494  200496  200500  200506  200508  200514  200518  200520  200524  200530  200536  200538  200544  200548  200550  200556  200560  200566  200574  447090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1、透镜:凸透镜、凹透镜

试题详情

透镜有两种: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使光线会聚,又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又称为发散透镜。

试题详情

出示一块凸透镜,让学生观察其结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画出凸透镜的示意图,对照图,讲述概念:

 

主光轴:两个球心的连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演示实验:将一束平行光照到凸透镜的上,在凸透镜后放置一块光屏,前后移动,观察屏幕上的像。

实验现象:在某一位置,光线集中于一点。

焦点(F):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一点,该点称为凸透镜的焦点。

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中焦距。

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则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相等(即左、右焦距相等)。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

学生计论:生活中哪些仪器中使用了凸透镜?

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有可能举出:眼镜的镜片。

分析:老花镜的镜片为凸透镜,但近视镜的镜片为凹透镜。

出示凹透镜,让学生观察凹透镜与凸透镜在结构上的区别: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引导学生猜想,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讲台上演示实验: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光线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要求学生画出光路图。

补充:刚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

将水倒入废灯泡中,观察现象。

另外的透镜的设置,要求学生回家后设置。

试题详情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学生列举:穿衣镜,汽车后视镜,哈哈镜,老花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等。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透镜。

试题详情

4.简单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放大原理。

教学重点: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

教学难点: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教学方法:演示、作图法

活动资料:幻灯片、投影仪、屏幕、光具座、凸透镜、蜡烛、火柴、粉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师  生  互  动  策  划
备 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情景导入
 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
 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老师给你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它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看到很小的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思考:1、字为什么变大了?
2、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透镜?
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实象的条件和成放大虚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1. 研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①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器材做实验。在桌上用粉笔画出直线,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在凸透镜哪一侧?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些,仍在焦点以外。移动光屏,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请同学们观察:移近后得到的像和原来的像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实验观察结束,教师提问: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得到的像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是变大的。教师板书。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实象的条件是什么?
 
 
作出假设或猜想:
 
 
 
 
设计实验:按教师的引导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按步骤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教学
环节
师  生  互  动  策  划
备 注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实象的条件和成放大虚象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它,因此是虚像。(教师板书。)
3.讲述幻灯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出示幻灯机实物。在黑板上画出课本图4-62。介绍幻灯机的主要结构:镜头(凸透镜)、幻灯片(物体)、画片框、聚光镜、反光镜、光源等。讲述工作原理: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幻灯片上下颠倒放置。
4.讲解放大镜原理
让同学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将凸透镜尽量靠近课本,往凸透镜里看,看到的字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小结:凸透镜作放大镜用时,一定要靠近观察的物体,使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这样才能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5.简单介绍显微镜的结构、放大原理
小结本课内容
 1.本课内容是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
 2.教师总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及应用。
2.研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
 学生继续用上面器材进行实验。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移到焦点以内。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还能得到像吗?(学生观察后回答得不到)在光屏这一侧往凸透镜里观察,能看到像吗?
 请学生回答:往凸透镜里面观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
 让学生把蜡烛移到靠近焦点,仍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里看到的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个像和前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不同?
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养成科学探究问题的好习惯。
板书
设计
幻灯机 放大镜
一.凸透镜成放大、倒立实像条件
1.  当f<u<2f时,成放大、倒立实像
2.  应用:幻灯机
二.凸透镜成放大、正立虚像条件
1.  当u<f时,成放大、正立虚像。
应用:放大镜
教学
反思
 

试题详情

3.知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试题详情

2.知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试题详情

14、小明的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细心的小明发现,当老师站在银幕前时,银幕上出现了老师的身影,而在投影仪的镜头上附着的几个黑点,银幕上却没有出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试题详情

13、有一副眼镜,如何知道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如果知道了是凸透镜,那又如何测量出它的焦距?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