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并能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2) 初步认识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建立力和运动的基本关系。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点评 |
引入: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 演示实验:在桌面上再推动物体从静止使之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继续保持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动或就要停下来.”即:物体的运动需要推力去维持.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呢?运动和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活动10.5: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提出问题:如果运动着的物体只受到阻力的作用,当阻力变小时,物体运动的路程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设计验证实验: 介绍与观察教材图10-13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每次实验都需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其目的是什么?(获得相同的水平初速度,要通过实验来说明) ②让同一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表面上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③几次实验中是否需用同一辆小车? 收集证据与实验探究: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并比较每次小球停下时的位置,将实验探究结果记录在书本的表格内。 分析与结论: 引导学生分析下面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①三次实验,小车最终都静止,为什么? ②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⑧小车运动距离的长短跟它受到的阻力大小有什么关系? ④若使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一步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将变长还是变短? ⑤根据上面的实验进行推理,若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认识到,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运动的路程越长,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时间越长,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时,物体运动的时间将越来越长,如果受到的阻力为0,物体将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简介伽利略理想实验,伽利略根据实验推理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运动.笛卡尔补充“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大小不变,而且运动方向也不变,将沿原来的方向匀速运动下去”.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的事实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应突出以下关键字、词: “一切”表示宇宙间万事万物,即三维空间所有物体都应遵循这一规律. “总”表示过去遵守、现在遵守、将来也遵守.即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第一定律总是成立的. “或”表示“二者居其一”.即原来运动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不可能转变为静止.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力的情况.虽然世界上没有真正不受力的物体,但大量的事实可以验证这一定律是正确的. 牛顿第一定律还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也就是说,力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能使物体的速度加大或减小,也能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现实世界中,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并不是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而是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其效果相互抵消了 你能用力和运动关系解释本节导图中小明、小华所看到的现象吗? 本课小结 |
给学生短暂的时间讨论,可能有不同的争论,教师可暂不予评判,但要通过分析把运动和运动的变化区别开,树立从静到动和从动到静都是“运动状态改变”的概念,这是为了揭示力和运动的关系做的重要铺垫.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带问题进行实验 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推理 学生交流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学生小结 |
|
布置作业 |
五 课后反思
9.3惯性 力与运动的关系
斜面、木板、玻璃板、棉布、小车
2.教学难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1.教学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发学习与探究物理规律的欲望与动力。
2.过程与方法:
乐于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过程。
1.知识与技能:
(1) 认识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两端带有滑轮的木板、小车或卡片、细绳、钩码(3或4个相同的)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