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多选)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B. 光线不一定发生偏折
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也可能小于入射角
7. (多选)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观察玻璃砖后的手指错位了
B.盛夏,人看到远处柏油公路上有水,走近一看,路面却是干燥的。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树的影子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6.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能正确表示光线由玻璃射入空气的是( )
5. 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 “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 )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
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
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斜射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典型例题]
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C.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D.用放大镜看地图
分析与解答:在光学的学习中要会识别简单的光现象。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在它的后面形成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
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现象,并在界面另一侧形成虚像,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的折射是光射到界面后进入另一种物质,也就是观察者与物在界面的两侧,所以此题中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个应用,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可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本题正确答案为A,D选项。
例题2: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是光的 现象。因此在“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假如神箭飞行的路径是笔直的,那么后羿射箭,他一定 (“偏上”或“偏下”)把箭射出。
分析与解答:分析:当光
从真空进入空气时也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虽然这种折射的程度非常小,但有时我们仍然不得不考虑它的影响。
下左图中画的是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被折射的情景。由于覆盖在地球上的大气是不均匀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因而折射率也不同。这样光在透过大气层时,就好像不断地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这样它的方向就被不断地改变。由于越接近地表,空气密度越大,其偏折程度也越大,因此根据上述结论,这就相当于光在不断地从密度小的大气层进入密度大的大气层,因而光线将不断地向法线偏折。结果,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总比它的实际位置显得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越明显。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上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7°。在天文观测中,这种效应是必须考虑的。
太阳光和星光一样,在大气中也要发生折射,有趣的是太阳直径对人眼睛的张角约为32°,比37° 略小一些,因此,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面上刚刚升起时(如下右图),真实的太阳恰恰是在地平面之下,由于空气的折射,我们才看到它完全处于地平线的上方。
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大气层越到高空,越稀薄,光在穿过大气层时,传播路线会发生折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虚像,在地平线上。
答案:光的折射 偏下
例题3:如图是一束光线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方向改变的光路。图中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表示界面和过O点的法线,可以断定L1是_________光线,L2是_______光线,L3是________光线。反射角是_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光的传播是从________射向______物质里。
分析与解答:如图∠1和∠6对称(相等),则L3与L2应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MN为法线,EF为界面。
又∵L2与L1同一侧面 ,而L3在另一侧。
根据“三线”关系可知:L3为入射光线,L2为反射光线,L1为折射光线。
∴入射角为∠1,反射角为∠6,折射角为∠3。
又∵∠3>∠1 ∴光线是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
例题4: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分析与解答:当人在一种介质中观察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时,观察到的都不是物体的本身,而是由物体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所得的虚像。如左图,人在空气中看水中的硬币,实际上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再有类似的如在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也是鱼的虚像
答案:硬币;光的折射
相反,在水中观看岸边的景物,景物要比实际变高了
例题5:如图ABC为一玻璃三棱镜,一束细光线射向AB面,经棱镜折射从AC面射出。画出光线从进入到射出整个过程的大致位置和方向
分析与解答:此题画图的关键是要熟知光的折射规律内容,一束细光线射向AB面,即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能够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也就是发生第一次折射;然后光由玻璃棱镜从AC面折射斜射入空气时,根据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发生第二次折射。发生两次折射后的光线将向棱镜底端偏折。
例题6:S为一点光源,M为一厚平板玻璃,S发出的光线SA射在玻璃上表面的A点,试画出SA通过玻璃前进的光路示意图
分析与解答:此题画图的关键也是要熟知光的折射规律内容,S发出的光线SA射在平板玻璃上表面的A点,即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发生第一次折射;然后光再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第二次折射。发生两次折射后的光线与原光线方向相同,但错位了。
例题7: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如图(b)所示,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的大致范围,并用阴影线表示出来。
分析与解答:在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的那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原处,它的视野发生变化是由于光由水中射向空气时发生了折射现象,如图(b)所示。
[模拟试题]
1.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
A.星星在运动
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
C.地球在自转
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6.请帮助杨杨解答她的困惑:
(1)杨杨早上去买油条,他在炸油条的锅前,透过油锅看到周围的景物在晃动.请你帮助杨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杨杨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在一闪一闪,看起来像星星在“眨”眼晴.请你查阅资料帮助杨杨找到答案.
5.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MM′处发生折射,如图6-5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_侧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