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实践与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及面积与相似比的关系.
对相似形性质的探究,往往是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本节课通过求“地块的实际周长与面积”这一情境,利用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这一空白知识的欲望.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究--说理”这一过程,发现相似多边形的周长与相似比的关系,进而通过合情推理,利用设参数的思想,探索得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与相似比的关系;再运用类比的思想,进一步的探究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思考时间,尤其是知识的形成,切不可强行灌输,草草了事,只有让学生明白其根源,才能得以自如的运用,进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合情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6.如图,在Rt△ABC中,∠A=90°,AB=3cm,AC=4cm,以斜边BC上距点B3cm的点P为中心,把这个三角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成图中的△DEF位置,求旋转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5.如图,把△ABC沿边AB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即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若AB=,求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的长.
4.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与它相似的△A′B′C′的最大边长为15,求△A′B′C′的面积.
[拓展与延伸]
3.在一张比例尺为1:5 000的地图上,一块多边形区域的周长是72cm,面积是320cm2,求这个区域的实际周长和面积.
2.(1)等腰三角形ABC的腰的长为12,底的长为10,等腰三角形A′B′C′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6,且△ABC∽△A′B′C′,则△A′B′C′的周长为( ).
(A)17 (B)16 (C)17或16 (D)34
(2)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3cm和4.5cm,如果它们的面积和为78cm2,那么较大的多边形面积为( ).
(A)46.8cm2 (B)42cm2 (C)52cm2 (D)54cm2
1.(1)已知△ABC∽△A′B′C′,且AB=2A′B′,如果△ABC的周长是26cm,那么△A′B′C′的周长是______cm;
(2)把一个四边形放大成与其相似的四边形,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10倍,那么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如果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5倍,那么边长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倍;
(3)要把一根1m长的铜丝截成两段,用它们围成两个相似三角形,且相似比为,那么截成的两段铜丝长度的差应是______m.
2.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出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及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基础与巩固]
1.通过实践与探索,得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及面积比与相似比的关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