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例题教学
本课时课本没有编排例题,建议在实际教学中另加一个计算题,为学生提供计算题书写的示范.比如,
如图,点D在△ABC边BC上,且∠ADC=75°,∠1=∠B,求∠BAC的度数.
解:因为∠ADC=∠B+∠BAD(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1=∠B(已知),
所以∠ADC=∠1+∠BAD(等量代换),即∠ADC=∠BAC.
因为∠ADC=75°(已知),
所以∠BAC=75°(等量代换).
2.关于课本提供的探索活动
设计这个活动,实质是促使学生主动地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经会解的问题,通过证明这个命题,又一次感受欧几里得“从基本事实出发,证明一个又一个命题”的方法,感受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个探索题.比如,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或一题多解的探索。
1.关于课本提供的讨沦活动
这节课应进一步关注《标准》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等,这些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课本提供了一个根据条件观察图形、做出猜想、证明猜想的讨论活动.设计这个活动,学生既经历合情推理,又经历演绎推理,不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实际教学中,在学生做出猜想并表述各自的证明思路后,可以讨论以下问题:
(1)在图11-16中,如果DE//BF,∠B=∠D,那么你得到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论.
(2)在图11-16中,如果AB//CD,DE//BF,那么你得到什么结论?证明你的结沦.
(3)小明从上面的讨论中,发观:“如果任意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问题(1)、(2)构造了课本中讨论的关于图1l-16的一个命题的逆命题.设计这3个问题,实质是在不断依据有关平行线的互逆命题进行推理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探索图形的性质要关注图形的特殊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对于问题(3),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反例的作用,小明所说的命题是假命题(符合命题条件的两个角可以互补),如果学生举反例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适当帮助.但是,教学中无须进一步探索满足条件的两个角的大小关系,更不必给出“两条边互相平行的两个角相等或互补”的结沦,设计问题(3)仅仅是为了突出反例的作用.
4.小结
(1)说说你对互逆命题有哪些了解;
(2)数学学习中,你曾经用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吗?
(3)举出一个反例可以简明地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其实反例还是数学发展的“功臣”.公元前500年希帕索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的比不是有理数,这就举出了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的“一切量都可用有理数来表示”的一个反例。正是这个反例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数学向前大大发展了一步,产生了无理数.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3.例题教学
本课时课本没有安排例题,教学中如有必要可以另加1个例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例(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符合命题的结论的例子).但例题所举的命题不要复杂。比如:
“如果a>b,那么a2>b2”是假命题.
反例:a=1,b=-3.
a=1,b=-3符合命题的条件(a>b),但不符合命题的结论(a2>b2).
又如:
“3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假命题.
反例: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
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是60°,符合命题的条件(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对应相等),但不符合命题的结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探索活动
问题一 你能举出一些互逆命题的例子吗?
问题二 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与同学交流 (即课本提供的交流活动).
实际教学中,叙述命题(3)、(5)的逆命题可能会有困难,可以指导学生画出相关的图形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问题三 你能判断这些互逆命题的真假吗?
(1)真、假;(2)假、真;(3)真、真;(4)假、真;(5)真、假.组织学生思考并交流各自判断命题真假的情况,以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一对互逆命题的真假性不一定相同.
问题四 说说你对一对互逆命题的真假性的看法.
问题五 你是如何判断--个命题是假命题的?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以利于引导学生体验并理解: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
1.情境创设
课本通过观察一对命题的联系和区别,引入“互逆命题”的概念.实际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这样的例子,便于学生归纳出它们的条件与结论之间关系的共性来.
3.经历-些“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不断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2.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反例的作用,知道利用反例可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1.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并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