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866  202874  202880  202884  202890  202892  202896  202902  202904  202910  202916  202920  202922  202926  202932  202934  202940  202944  202946  202950  202952  202956  202958  202960  202961  202962  202964  202965  202966  202968  202970  202974  202976  202980  202982  202986  202992  202994  203000  203004  203006  203010  203016  203022  203024  203030  203034  203036  203042  203046  203052  203060  447090 

4.  如图7,已知在△ABC中,∠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若∠A=,则∠BOC=   

试题详情

3.  如图6,△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D是角平分线,DE⊥BC,若BC=10,则△DEC的周长为    

试题详情

2.  如图5,在△ABC中,∠C=,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20,BD︰CD=5︰3,则D到AB的距离DE是   

试题详情

1.  如图4,已知AB∥CD,OA平分∠BAC,OC平分∠AOD,OE⊥AC于点E,且OE=2,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    

试题详情

5.  与相交两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  )

A.   一条直线上

B.    一条射线上

C.    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上

D.   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上                           

试题详情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B.    任意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    三角形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D.   三角形两个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个角的平分线上

试题详情

3.如图,L1.L2.L3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选择的地址有(  )

A.  一处B.  二处     C.  三处  D.四处

试题详情

2.  如图2,△ABC中,AB=AC,AD平分∠BAC,DE⊥AB,DF⊥AC,E、F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1)AD上任意一点到点C、D的距离相等;(2)AD上任意一点到AB、AC的距离相等;(3)AD⊥BC且BD=CD;(4)∠BDE=∠CDF,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试题详情

1.  如图1,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PC=PD   B.OC=OD   C.∠CPO=∠DPO     D.OC=PC

试题详情

课本练习第2题、习题16.3第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叠合操作引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这种操作有利于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给出三种不同的辅助线,是用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新教材中例1设计与旧人教版求“人字形的角度”相比具有一定难度,为此,在讲完性质1后,设计如教案中练习1,一方面是用来巩固性质1,其中练习1中2、3、4具有变式教学思想,另一方面是为推论及性质2作准备。教案中练习2是用来巩固性质2,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几何符号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回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进行反思。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人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步入主动想学的习惯。总之,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素养。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