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力目标:
(1)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2)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新课标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横、纵坐标、原点、坐标等概念;
(2)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弄清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
(3)能在指定的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根据坐标描出相应的点;
(4)初步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本节内容在全章节的地位:本章是“函数及其图象”,主要内容是函数的基础知识,以及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这两个基本函数的性质和简单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在学习了“变量与函数”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引入,标志着数学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这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飞跃,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就可以把两个相依变化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用图形非常形象地表示出来,,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成了研究两个变量的有利工具和重要方法,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所以说“平面直角坐系”是本章从函数过渡到图象的一个重要内容.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在课堂中教学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领悟数学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展示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因为课堂教学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所以省略板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
以提问的形式,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此时的学生反思课堂教学收获、自行归纳、总结,能达到升华知识的目的.)
(二)、填空
1、已知P点坐标为(2a+1,a-3)点P在x轴上,则a= ____________;点P在y轴上,则a= ____________;
2、若点P(x,y)在第四象限,|x|=5,|y|=4 则P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3、点A(3,1)到x轴的距离是____
4、点B(a, b)到y轴的距离是_____
5、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是3的点有___ _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 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 )
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
3、点A(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B(-a,b)在第四象限. ( )
4、若点P的坐标为(a,b),且a·b=0,则点P一定在坐标原点. ( )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关概念
1、我们已经知道,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数轴上给定一个点就能找到它对应的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反过来,给定一个实数,就能在数轴上找到它所对应的一个点.大家想一想,一个实数我们可以用一条数轴上的一点来表示,那么,以上我们举的这些例子需要两个数来确定,你觉得应该用几条数轴来表示?
笛卡儿的方法是在平面上画两条原点重合、互相垂直且具有相同单位长度的数轴,这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其中水平的数轴叫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铅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条数轴的交点O叫做坐标原点.
(设计意图:由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引入平面内的点的表示方法.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承上启下.)
练习1:你能参照定义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进一步理解、掌握概念.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激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教师启发学生联想已经学过的统计图知识,发现它们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直角坐标系的所有要素.
(设计意图:加强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让学生产生亲近感,认同新概念并纳入自己的知识范围.)
2、任取平面内一点,我们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描述它的位置.如点P,从P点分别向x轴与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点M、N在x轴与y轴上所的对应的数,就是点P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由此得出的有序实数对就是点P的坐标P(3,2).在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练习2:写出图中P,B,C,D,E,F各点的坐标.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激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
2、解决相关问题
例1 分别在平面内描出坐标是(2,3)、(-2,3)(3,-2)的点Q、S、R,Q(2,3)与P(3,2)是同一点吗?S(-2,3)与R(3,-2)是同一点吗?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由此体会和理解“有序实数对”的意义.
例2 写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A、B、C、E、F各点的坐标.
观察你所求出的这些点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1)象限内的点有什么特征?
(2)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自行探索、交流,师生总结归纳:
(1)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为(+、+) 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为(-、+) 第三象限的点的坐标为(-、-) 第四象限的点的坐标为(+、-)
(2)x轴上点的纵坐标等于0;y轴上点的横坐标等于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练习3:
(1)点A(2,-3)在第 ____ 象限.
(2)点C(a-1,-b+3)在X轴上,则b= ____ .
若点D(-3a-1,-2b+3)在Y轴上,则a= ____ .
(3)点P(4a-8,1-2 a)是第三象限的点,且a是整数,a= ____ .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象限内点的特征、坐标轴上点的特征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归纳:通过上面例题的讲解,大家知道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意一点,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坐标平面内有唯一的一点与它对应.回忆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我们可以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
课件出示一排队伍,问:要表示某个队员的位置,应该怎么说?需要用多少个数来表示?这与数轴上的点和实数有什么样的联系?
再出示几排队伍,问:要表示某个队员的位置,应该怎么说?需要用多少个数来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排队伍要表示某个队员的位置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与一条数轴上要表示某个点的位置是相似的.几排队伍里要表示某个队员的位置需要用两个数来表示,我们把这两个数称一对有序实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识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具体感知从一维到二维的发展.)
再举出几个生活中需要两个数来确定位置的例子,如:电影院的座位,教室的座位,门牌号,象棋、围棋的棋谱等.
(设计意图: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上面的例子,我们都可以归结为如何用两个实数来确定平面上的点的位置问题.那么数学上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早在1637年以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受到了经、纬线的启发,建立了“笛卡儿直角坐标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笛卡儿创立直角坐标系的背景知识,激励学生敢于探索,勇攀科学高峰.)
4.周末,小李8时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到野外郊游,16时回到家里.他离开家后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时)的关系可以用图中的曲线表示.根据这个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
(2)小李何时第一次休息?
(3)10时到13时,小骑了多少千米?
(4)返回时,小李的平均车速是多少?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