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3436  203444  203450  203454  203460  203462  203466  203472  203474  203480  203486  203490  203492  203496  203502  203504  203510  203514  203516  203520  203522  203526  203528  203530  203531  203532  203534  203535  203536  203538  203540  203544  203546  203550  203552  203556  203562  203564  203570  203574  203576  203580  203586  203592  203594  203600  203604  203606  203612  203616  203622  203630  447090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     2.     3.=86.9   =96.5 

乙被录取    4.  39人

试题详情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50%,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应聘者
笔试
面试
实习

85
83
90

80
85
92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试题详情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环,b次打中环,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环。

试题详情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次,3出现了x次,4出现了x次,5出现了x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试题详情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小时)

寿命
450
550
600
650
700
只数
20
10
30
15
25

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 =79.05    =80  2.  =597.5小时

试题详情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

学生
作业
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小关
80
75
71
88
小兵
76
80
68
90

试题详情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试题详情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某校初二年级共有4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1班
2班
3班
4班
参考人数
40
42
45
32
平均成绩
80
81
82
79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79+80+81+82)=80.5

试题详情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试题详情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