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废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
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部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B.相权由削弱走向取消使皇权进一步强化
C.中央机构精减取得较大成就 D.六部的设置是古代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8.“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7.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须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6.“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被称为宰相的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
A.秦御史大夫 B.唐尚书令 C.明内阁首辅 D.清军机大臣
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有力地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
C.实行了郡县制度 D.用泥制陶
4.《史记?楚世家》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楚国国君是先代贵族的后代 ②楚国拥有自己的军队
③楚王有随从周天子作战的义务 ④周王室已经衰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2.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