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4496  204504  204510  204514  204520  204522  204526  204532  204534  204540  204546  204550  204552  204556  204562  204564  204570  204574  204576  204580  204582  204586  204588  204590  204591  204592  204594  204595  204596  204598  204600  204604  204606  204610  204612  204616  204622  204624  204630  204634  204636  204640  204646  204652  204654  204660  204664  204666  204672  204676  204682  204690  447090 

23.1 图形的旋转

活动目标:

⒈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⒉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

⒊经历对具有旋转现象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好作图的基本技能。

活动重点: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知道旋转的性质。

活动难点:

   探索旋转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掌握作图技能。

活动过程:

情境创设

展示一些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这些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还能不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探索活动

活动一:将△ ABC绕着点C旋转,记旋转后的三角形为△DEC。

  问题1:你能说说BC旋转到了什么位置?AC旋转到了什么位置?

  问题2:点A与哪个点对应?点B与哪个点对应呢?

  问题3:旋转前与旋转后的两个三角形,什么发生了改变?又有哪些没有改变?                

活动二:将△ABC绕着点O旋转,记旋转后有的三角形为△DEF。

问题1:你知道点A旋转到了哪个点的位置吗?点B呢?点C呢?

  问题2:旋转前与旋转后的两个三角形,什么发生了改变?又有哪些没有改变?

问题:根据这两个活动,你知道什么叫做旋转吗?

活动一:观察旋转过程。

问题4:观察边AC的旋转痕迹,你能求出边AC旋转了多少度吗?BC呢?

    A点旋转到D点,转了多少度?B 点转到E点,又转了多少度?

 问题5:如果继续旋转,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二:演示旋转,仔细观察。

问题3:观察点C的旋转痕迹,你能测量出C点旋转了多少度吗?点A旋转了多少度?点B呢?

问题4:如果取AC的中点M,那么点M会旋转到什么位置?你能画出来吗?那点M旋转了多少度?再继续旋转,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5:观察点C的旋转痕迹,你能说说点C是如何运动的吗?根据这个运动特点,

      你能说说点C与对应点F有什么关系吗?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否也具有这种关系?

讨论:你能说说旋转前与旋转后的两个之间有哪些会改变?又有哪些无论你怎么旋转,也不会改变?

新授

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就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就叫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就叫旋转角。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大小与形状。    

性质:旋转前,旋转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思考:已知图形的旋转,如何测量出旋转角呢?                          

巩固练习                                         

⒈如图,正方形A′B′C′D′是正方形ABC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                  

定的角度而成的。请指出图中的哪一点是旋转中心?并度量旋转的角度。

      

⒉⑴画出△ABC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对应三角形。                  

⑵如果点D是AC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D旋转到什么位置?             

请在所画图中将点D的对应点D′表示出来。

⒊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ABE经旋转后得到△ADF。           

⑴旋转中心是哪一点?旋转了多少度?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                  

⑵如果G点是AB上的一点,点G应旋转到什么时候位置?                   

请在图中将点G的对应点G′表示出来。

操作训练                                          

  已知A点与点O,画出点A绕着点O旋转30°后的点A′                   

  拓展一:已知线段AB与点O,画出线段AB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后的图形。      

  拓展二:已知△ ABC和点O,画出△ ABC绕着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后的图形。      

  拓展三:若改成多边形呢?你能总结出旋转作图的方法吗?

⒋思考:如图,△ABC绕着点O旋转后,点A到达点A′的位置,你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旋转了吗?你认为旋转有哪些性质?,你能作出符合

某一条件旋转后的图形吗?

试题详情

2.用试验的方法探索情景一中所列方程x(x+10)=900的解,方程有几个解?都是情景一的解吗?突破难点

组1: 900=2×2×3×3×5×5

    900=36×25 或 900=(-36)×(-25) ……

组2:

宽     …  20 …  30  …   宽   …  25 …  26 …

长   …  30 …  40  …   长   …  35 …  36 …

面积    … 600 …  1200 …   面积    …  875 … 936 …

宽   …  25.4  …  25.5 …  宽     … 25.41   …   25.42 …

长   …  35.4  …  35.5 …  长     … 35.41   …   35.42 …

面积    …  899.16 …  905.25 …  面积    … 899.7681  …   900.3746…

⑷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谈一谈体会和收获.

⑸布置作业分层落实

作 业:

基本题:教材 习题1、2、3;

拓展题:用试验的方法探索情景二中竹竿的长度!

附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㈤说评价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学生的思维又常常受到课堂气氛或突发事件的影响,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将"教学反应"型评价和"教学反馈"型评价相结合,一方面根据课堂实施状况和学生反馈的信息而作出一种即时性评价,并顺势从教学内部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根据课堂练习的反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灵活安排教学细节,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我说的就这些,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试题详情

1.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及时巩固新知,为公式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试题详情

2.能力目标:经历抽象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出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试题详情

1.知识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正确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试题详情

7.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估算其解

在宽为20米,长为32米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的面积,要使此面积为540平方米,道路的宽应该是多少?

试题详情

6.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学校的一块长方形空地,长30米,宽22米,准备在中间开避花圃,四周修建等宽的林荫小道,使小道面积和花圃面积相等,求小道的宽。

试题详情

5.当k取何值时,方程(k-1)xk+1+2k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试题详情

4.关于x的方程(m2-4)x2+(m-2)x+3m-1=0,当m______时,为一元一次方程,当m______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