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6.如图,已知AB=AD,AC=AE,FG//DE.
求证:△ABC∽△AFG.
5.已知△ABC∽△DEF,AB:DE=1:3,则△ABC与△DEF
的相似比= ,△DEF与△ABC的相似比= .
4.已知:梯形ABCD中,AD//BC,且AC、BD相交于点O,过O作EF//AD分别交 AB、CD于E、F,则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的对数为 ( )
A.5对 B.4对 C.3对 D.2对
3.若D、E分别在△ABC的边BC、AC上,CD=BC,CE=AC,则DE∥ ,△CDE∽ .
2.已知:△ABC∽△A1B1C1,AC=3,A1C1 =1.8,则△与△ABC的相似比为
。
1.如图,△ABC中,DE//BC,DF//AC,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的组数为
A.1 B.2
C.3 D.4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
教学要点:了解相似比的定义,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提出问题:
如图27·2-1,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中点,DE∥BC,
DE交AC于点E ,∆ADE与∆ABC有什么关系?
分析:观察27·2-1易知AD=,AE=,∠A=∠A,∠ADE=∠ABC,∠AED=∠ACB,只需引导学生证得DE=即可,学生不难想到过E作EF∥AB。
↓
∆ADE∽∆ABC,相似比为。
延伸问题:
改变点D在AB上的位置,先让学生猜想∆ADE与∆ABC仍相似,然后再用几何画板演示验证。
↓
归纳: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探究方法:
探究1
在一张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分析:学生通过度量,不难发现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都相等,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学生小组交流)
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证明探究所得结论的途径。
练习:
4. 在中,,延长BC至E,使,D为EC中点。求证:。
1. 已知:中,于D,E为AC中点,ED的延长线交AB的延长线于F。求证:(1);(2)。
2. 如图4,中,于D,E是C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F,,垂足为H,若,求FH。
图4
3. 如图5,N为的边BC上一点,,D为AC的中点,并且AN交BD于E。求证:。
图5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