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5081  205089  205095  205099  205105  205107  205111  205117  205119  205125  205131  205135  205137  205141  205147  205149  205155  205159  205161  205165  205167  205171  205173  205175  205176  205177  205179  205180  205181  205183  205185  205189  205191  205195  205197  205201  205207  205209  205215  205219  205221  205225  205231  205237  205239  205245  205249  205251  205257  205261  205267  205275  447090 

补充:请你编拟一道符合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使编拟的应用题所列出的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试题详情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试题详情

P94 习题4.1 1、2、3

试题详情

P92-93 练一练1、2、3、

试题详情

 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百僧分百馍”问题:100个和尚分食100个馒头,大和尚1人吃3个,小和尚3人合吃1个馒头,100个和尚恰好分完100个馒头,问大和尚和小和尚各多少人?

试题详情

4.1从问题到方程2

题目
4.1从问题到方程2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式
教学工具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试题详情

4.1从问题到方程第一课时

题目
4.1从问题到方程 1
教学目标
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教学重点
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式
教学工具
天平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试题详情

4.回顾反思:

(1)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再从数学问题到列出方程.关键在于弄清题意,恰当地巧设未知数,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2)设元设得巧,方程列得妙;设元设得好,方程列的得快.一般问什么则设什么,有时设未知的另一个量来求也较方便.

(3)解题时,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要深刻理解题意,把握题中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如题中等量关系语句、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4)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其解方程(小学根据逆运算原理),对一般同学不作要求.

试题详情

3.数学运用:

例1(补):某班学生39人到公园划船,共租用9艘船,每艘大船可坐5人,每艘小船可坐3人,每艘船都坐满.问: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艘?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和探索,然后交流.而后概括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一般要经历的过程:找出表示问题意义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通常用xy等),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中相关的量,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思维拓展见课本P116试一试,P116练一练1.

习题见课本P117及教师教学参考资料等.

……

最后,学生观察所列方程的特点,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再举出几个类似的方程.建议结合导学与评价,补充练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