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两点的距离.
教师活动:讲解两点的距离定义.
7.探索线段的性质.
(1)完成课本第132页思考题.
(2)提出问题:
由这个思考题,你能得出线段的性质?
学生活动:联想以前所学知识及生活常识,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直线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教师活动:
板书:线段的性质,并用几何语言完整归纳出线段性质.
(3)举例说明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4)在直线L上顺次取三点A、B、C,使得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注:这两个问题先请学生在小组中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教师再作评价.
6.线段的等分点.
(1)线段的中点:
教师活动:用多媒体演示,取线段AB上一点M,移动线段AM到线段MB上,当AM与MB完全重合时,线段AM=MB,此时点M就叫做线段AB的中点.
板书: AM=MB=AB
(2)线段的等分点:
通过类比线段的中点,可得出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
板书:
AM=MN=NB=AB AM=MN=NP=PB=AB
5.线段长短的比较结果.
学生活动:通过上面的讨论,总结出线段比较结果.
教师活动:用教具(三根木棒)演示线段比较方法,评价学生得出的比较结果,再用多媒体演示两条线段的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
板书:(1)AB<CD (2)AB>CD (3)AB=CD
4.探索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总结出比较方法.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总结出的比较方法,并用教具请一个学生进行演示,板书:比较线段的长短.
(1)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的长度进行比较.
(2)用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端点对齐的方法进行比较.
3.思考课本第130页的问题,从中得出数学问题: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2.用尺规截取.(按课本第130页所讲方法)
教师活动:打开电脑,演示尺规作图过程.
板书: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动手画图,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师活动: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指导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刻度尺量出已知线段长,在画出的射线(或直线)上量出相同长度的一条线段.
2.提出数学问题:
上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下一个数学问题:
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a.
1.提出问题:有一根长木棒,如何从它上面截下一段,使截下的木棒等于另一根木棒的长?
教师活动:出示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棒.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索方法,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注:教师对学生给出的解决方法,应进行可操作性评价,对好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