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5349  205357  205363  205367  205373  205375  205379  205385  205387  205393  205399  205403  205405  205409  205415  205417  205423  205427  205429  205433  205435  205439  205441  205443  205444  205445  205447  205448  205449  205451  205453  205457  205459  205463  205465  205469  205475  205477  205483  205487  205489  205493  205499  205505  205507  205513  205517  205519  205525  205529  205535  205543  447090 

5.3《平行线的性质》教案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使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知道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数学思考
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体会“观察-猜想-实验-归纳-验证”的研究问题方法
情感态度
经历观察、猜想、操作、交流、归纳、推理等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热情.
重点
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
平行线的性质及性质与判定的区别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活动1]用问题情境导入平行线的性质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平行线的性质,引入课题
[活动2]探究平行线的性质1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动手画、量、剪、拼等方法,归纳得出平行线的性质1
[活动3]运用平行线的性质1,探究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动手操作,验证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质疑,应用平行线的性质1,探究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学生独立思考,动手量或剪拼验证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加深对平行线的性质2、3的理解
[活动4]平行线的性质1、2、3的运用
通过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线的性质,能说明理由
[活动5]小结、布置作业
回顾梳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进一步消化.交流在探究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不断积累数学学习经验,教师通过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

教学教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电脑显示两条平行公路被第三条公路所截,两辆汽车在平行公路上行驶.
问题:
1、汽车行驶的路径所夹的角有什么关系?
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教师操作电脑,提出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口述解决问题1的方法.
教师在学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问题2.
学生猜想问题2的答案
注意:1、教师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1时的思维闪光点给予肯定.
2、教师对学生的猜想给予引导,学生能猜想出平行线的性质可以,不能猜想出平行线的性质也可以,不强求.
利用情境导入,引出新问题,为学生将新知识纳入自已的认知体系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2产生思维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2]
问题:
1、如图a//b,直线c与a、b相交,∠1与∠5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猜想?

问题2:如图,直线ab,直线cab相交,图中其它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选择一对同位角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你的猜想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适当的方法,探究同位角的关系.教师深入小组参与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
学生代表小组汇报探究过程及得到的结论.其他小组成员就探究过程和结论提出质疑.汇报的学生作出说明.
教师结合学生的探究结论提出问题2.学生猜想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动手验证猜想.
学生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或直接测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的性质1.
注意:1、教师要关注引导不同的小组采用不同方法探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
2、学生得到∠1=∠5后,教师接着问∠4与∠8、∠2与∠6、∠3与∠7的关系.
仅仅只探究∠1与∠5的关系使要研究的对象单一化,明确化,方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研究,有利于学生汇报探究过程,也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3帮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平行线的性质.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3]
问题:
1、如图,如果a//b,c与a、b相交,那么∠2与∠3,∠2与∠4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并说出理由?

2、根据以上结论,你能说出平行线还有什么性质吗?
3、你能动手验证一下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吗?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相互说理.
学生演排写出说理过程.
教师注意规范书写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归纳总结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教师提出问题3.
学生独立思考,验证平行线的性质2、性质3.
 
由平行线性质1探究平行线性质2、性质3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由“说点儿理”过渡到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的自然延续.
学生经历验证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平行线的性质的理解.
 
[活动4]
问题1: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0,∠B=1500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问题2:
如图,已知DE//BC,∠ADE=54.,∠BFE=126.,
(1)图中还有等于54.的角吗?
(2)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1.
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
教师具体指导并根据学生的解题情况板书规范的说理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2.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    学生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情况及正确运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    学生进行简单说理的准确性、规范性
3、    学生能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
通过具体问题在次强化平行线的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说理习惯,发展符号感,逐步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交流的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区别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5]
问题:
1、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    布置作业
作业根据学生的层次,采用分层完成.
A层同学:完成第25页练习,第1、2题
B层同学:完成第25页练习,第3、4题
C层同学:一道探索题:如图7,已知直线abcd,∠1=115°,猜想∠2与∠3,∠3与∠4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求∠2、∠3、∠4的度数,验证你的猜想.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学生利用当堂所学的知识自检掌握情况.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能否正确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学生能否用文字、字母符号等清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通过自主探索巩固知识和获得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程的习惯.

试题详情

7、如图3.3-10,是一个边长为4cm的正方体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然后切成边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木块,没有涂上颜色的有多少块?

试题详情

6、把一个等腰三角形沿着中间的折痕剪开,得到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将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在一起,使得它们有一条相等的边是公共边,能拼出多少种不同的几何图形?画出这些图形来。

试题详情

5、给出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如图3.3-9,要求用其中一个剪成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另一个剪成上下底面是等边三角形的直三棱柱。请你设计一种剪拼的方法,分别在图上用虚线画出来。

试题详情

4、一个几何体的顶点数是9,棱数是16,面数应是        

试题详情

3、下列平面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

试题详情

2、下列图形是一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说出这些多面体的名称。

                                

试题详情

1、侧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   )

A、圆柱    B、棱柱    C、圆锥    D、棱锥

试题详情

5.3  展开与折叠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