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5421  205429  205435  205439  205445  205447  205451  205457  205459  205465  205471  205475  205477  205481  205487  205489  205495  205499  205501  205505  205507  205511  205513  205515  205516  205517  205519  205520  205521  205523  205525  205529  205531  205535  205537  205541  205547  205549  205555  205559  205561  205565  205571  205577  205579  205585  205589  205591  205597  205601  205607  205615  447090 

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

典型例题:已知∠1=∠B,求证:∠2=∠C

 证明:∵∠1=∠B(已知)

   ∴DE∥BC(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注意,在了DE∥BC,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BC,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

典型例题:如图,AB∥DF,DE∥BC,∠1=65°

   求∠2、∠3的度数

解答:∵DE∥BC(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F(已知)

  ∴AB∥DF(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

试题详情

3、命题:

⑴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⑵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试题详情

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CD,EF⊥AB于E,EF⊥CD于F,则称线段EF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与CD间的距离。

 

 注意:直线AB∥CD,在直线AB上任取一点G,过点G作CD的垂线段GH,则垂线段GH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与CD间的距离。

试题详情

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试题详情

5.3平行线的性质

试题详情

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C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

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

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

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

 

解答:⑴由∠2=∠B可判定AB∥DE,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1=∠D可判定AC∥DF,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⑶由∠3+∠F=180°可判定AC∥DF,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试题详情

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1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

 

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

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

试题详情

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A”型;内错角是“Z”型;同旁内角是“U”型。

试题详情

4、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

         ∴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试题详情

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